(接1版)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后,我省制定完善了20余项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成立101个专家组,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诊疗方案,针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轻型、普通型患者主要是保证休息、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我们组织中西医专家联合诊治;对于重型、危重型病例救治,实行‘一人一案’‘一人一团队’,强化多学科会诊,依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省卫健委主任郭玉芬介绍说。
在甘肃新冠肺炎防治中,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不仅派出中医医生加入专家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专家组还总结出了包括预防、治疗、康复等在内的系列“甘肃方剂”,全面用于新冠肺炎防治。
甘肃还承担起了接收伊朗回国人员集中隔离留观的紧急任务。
为此,24小时内,甘肃把一个水、电、暖、网都不通,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隔离点,打造成标准、规范、可容纳500人的隔离点。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采集血样、拍摄胸片,全天候监测隔离人员的健康状态;疾控人员不分昼夜采集咽拭子、检测标本;专家组连夜会诊,分析研判病情,尽最大努力减少感染风险。
之后,甘肃根据国家安排,先后严密组织实施伊朗、沙特、俄罗斯等国入境航班和国内重点地区来甘人员管理措施,迅速安全完成筛查检测、转运治疗等一系列防控任务,闭环管理、无缝衔接,确保“落地不失控、途中不漏管”,取得了零扩散、零感染、零病亡的优异成绩。
医疗战线正面战“疫”,各部门全力配合。文旅、体育等部门严管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活动,场场限流、人人测温;教育部门指导全省各高校分批错峰放假开学,打“时间差”减少人群聚集;商务、市场监管、司法、公安等部门督促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服务等重点场所推行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自助购物结算等措施。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在春回大地之时,甘肃的疫情防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20年2月13日以后,甘肃再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用不足3个月的时间,实现了确诊病例全部清零。
三
随着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我省按下了经济发展“重启键”,一系列“硬核”政策密集出台,为全省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2020年2月14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55条举措,条条含金量十足。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中小微企业“疗伤康复”开出“药方”。
抗击疫情不能松懈,复工复产刻不容缓。
中央在甘企业迅速行动,勇当抗疫保供、复工复产的“排头兵”;省属国有企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组织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疫情之前,甘肃省没有一家医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
我省出台专门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新建或转产、改建防护类医用物资生产线。一大批企业纷纷响应,加入到了生产线建设行列。短时间内,我省医疗防护物资保障体系快速形成。
随着一个个企业复工复产,“甘肃制造”的红火场景又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系列举措,有力对冲了疫情带来的影响。2020年,全省经济增速从一季度负增长3.4%,到上半年正增长1.5%,再到前三季度增长2.8%,增速排名从一季度的全国第9位上升到前三季度的全国第3位,政策集成效应持续显现。
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我省没有丝毫放松,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进一步压实压紧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面对冬春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甘肃多次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和“人”“物”同防要求,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随着中国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上市,按照中央以及我省的相关要求部署,甘肃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度,以持续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切实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据了解,我省落实属地责任,详细制定接种计划,将接种对象具体到单位、乡村、社区,将进度时限精准到天,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快速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覆盖率。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甘肃始终紧绷疫情防控之弦,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健全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