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0月02日
第03版:要闻

传统手工月饼走俏兰州市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 洁

擀面、调馅、包馅、压模、刷蛋液……甜食店老板马荣林和徒弟们分工配合,正在有条不紊地制作月饼。

芝麻香、桂花香、面皮香……月饼制作间,各种食材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中秋佳节到来,走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月饼开始飘香,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近几年,尽管市场上新馅料、新口味的月饼层出不穷,但手工制作的传统老月饼热度不减,也越发受消费者的喜爱。

9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邓家巷内的马荣林甜食店,陆续有顾客前来购买月饼。

“每年中秋节都过来买月饼,吃了十多年了。”正在选购月饼的兰州市民李德福说,儿女们陆续从外地回来过节,点名要吃马师傅家的月饼。

今年54岁的马荣林传承纯手工月饼制作工艺已41年。“制作传统中秋月饼,馅料配方很重要,你看,这个五仁馅里有冰糖、芝麻、桂花、核桃仁……我们用的是胡麻油,香味特别浓!一般前一天晚上准备馅料,要想月饼的味道好,原材料的新鲜度很重要,这样才能保证月饼口感好。”

马荣林说,每年在中秋节前20多天开始准备中秋月饼。临到中秋的这一周,早上7点多开工,平均每天做200斤左右,现做现卖,每天下午6点前月饼就销售一空。“老顾客特别多,一个月前就来预订月饼,也有些客人在微信上订购,委托我们快递寄出。”

这些天,经营着“金城老字号梁记酥饼”的梁尊龙每天早晨5点就来到店里,带领着月饼师傅赶制传统老月饼,忙得不亦乐乎。

“面团要上秤称重量,那边的晾好了赶紧装袋子……”

从发面、准备馅料、制作饼皮、包馅儿、烤制、刷油……每一道工序,梁尊龙和师傅们都一丝不苟。

在一旁排队等候购买月饼的顾客早已排起了长队,雨越下越大,队伍也越排越长。

“早上6点40出门,7点就开始排队,终于轮到我了……”

上午9时20分许,市民陈玉萍好不容易排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她购买了60个月饼。

陈玉萍在这家店购买手工月饼已有五六年了。“全家人都喜欢吃这个手工月饼,苦豆子和清油的香气,与五仁馅完美结合在一起,就爱这个味道!”

“平时,我们主要做酥饼,中秋节前开始大量制作月饼,每天发面用掉2袋面粉,下午5点左右就卖光了。”梁尊龙一家在城关区民勤街经营手工月饼已有20年。

“老兰州”手工制作的月饼,样子虽然看上去平平无奇,且包装朴素,但却最接地气,在保留传统味道的同时,也留住了很多市民的记忆。

随着手工月饼走俏,不少市民对月饼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印象中,月饼一直是硬、甜……如今,手工制作的月饼在馅料的调制上进行改良,月饼的口感更好,也更健康。

“端午节刚过完,就有朋友问我中秋节做不做月饼……今年做了120盒,一共720个月饼。”赵小沐是一名美食爱好者,9月28日晚,她刚刚送出最后一盒手工制作的月饼。

半个月前,赵小沐就已开始着手准备栗子、蔓越莓等制作月饼所需的馅料。

“为了保证月饼的新鲜,9月22日至25日才开始集中制作。栗子要蒸熟之后再进行炒制,制作馅料的食材要打成泥状,再炒成干料,蔓越莓水分含量高,炒起来也更费力。从早上7点一直炒到晚上12点,一共炒了10锅。”赵小沐说,制作月饼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尤其是炒料。

虽然辛苦,但从2015年开始,赵小沐坚持自己制作月饼。她说,馅料里不加糖,也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是希望将最健康、最新鲜的食物带给更多人。

2020-10-02 1 1 甘肃日报 c214216.html 1 传统手工月饼走俏兰州市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