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15日
第03版: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陇西

群众脱贫引路人

——甘肃省总工会帮扶马河镇杨营村见闻

在省总工会的帮扶点,村民喜盖新房。新甘肃 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 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蹇勇德 左玉丽 杜雪琴 齐兴福

来到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道路宽阔整齐,一排排白墙蓝瓦的房屋整齐排列,新修建的广场上树荫下,老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村部前崭新的塑料大棚里,农户正忙着给菌棒注水……

这幅生动的美丽乡村生活场景图,是甘肃省总工会对口帮扶的成果。

自2017年8月甘肃省总工会帮扶杨营村以来,三年内累计投入资金182万余元,帮助村里夯基础、建项目、兴产业、治环境、抓党建,实现了从村民经济收入到精神面貌全方位的改变。

“脱贫致富,主要还是靠老百姓,我们只是引路人。”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张鹏说。

培育增收产业

贫困户脱贫有底气

杨龙是杨营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在省总工会的帮扶下,不仅搬进了新房子,还有了自己的事业。

“以前住在山上,种着20来亩旱地,忙活一年也收不下多少粮食。”杨龙说,自己也想早点脱贫,但没有路子。

甘肃省总工会帮扶杨营村后,把培育富民增收产业作为帮助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抓手,帮助杨营村确定了“种养+食用菌+劳务”的产业发展思路,共投入资金39万元,对26座易地搬迁贫困户食用菌大棚每座每年补贴5000元,并坚持培训先行、技术跟进。

种植香菇不仅有人指导,还有补助可以拿,这让杨龙放开了手脚,去年他包下了4个食用菌种植大棚,经过悉心照料,一年下来收入4万元,杨龙脱贫了。

“省总工会的驻村干部啥事都给我操心,我还有啥不敢种的。”杨龙说,今年他又种了三个棚子,还吸收了其他贫困户来打工。

据张鹏介绍,2019年省总工会还投入资金10万元,修建食用菌产业园区排水系统5公里,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香菇种植产业,通过持续三年的扶持培育,使香菇种植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包括食用菌大棚在内的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不仅成了杨营村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而且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让贫困户脱贫有了底气。

夯实基础设施

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65岁的杨营村村民令德西,过一段时间就要搬进新家了。

还是原来的院子,一旁是快要塌了的土坯房,一旁是今年新盖的砖瓦房。

“一辈子没住过新房子,老了老了还住上了。” 令德西说,让他住进新房子的正是省总工会驻村帮扶干部张鹏。

令德西家的房子有几十年了,因为供孩子读书家里困难,一直未曾翻新。去年一个大雨天张鹏来走访,发现他的房子墙体都在渗水,便开始想办法筹措资金帮助令德西家盖房子。

“省总工会出了2万元,我们自己出了2万元,把这房子盖起来了。”新盖的房子虽然不大,但令德西夫妇很开心。

省总工会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夯实杨营村发展的有力抓手,仅帮助王维东、王保玉、令德西三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就投入资金6.75万元。

联系协调中国铁塔集团甘肃分公司捐助水泥140余吨,硬化杨营村李家屲社内道路1.18公里;投入资金14万元安装不锈钢垃圾箱,修建垃圾集中处理点;投入资金16万元在闲置河滩地、道路两侧、易地搬迁安置点、小巷道两侧栽植柳树、香花槐、山毛桃、云杉、文冠果共9200多棵……

省总工会帮扶的这几年,杨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脏乱差的村庄不见了,换来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在前三年完成绿化的基础上,我们还计划投入资金14.3万元,在河滩空地建设休闲小游园一处,铺设泉水管道1000米,建设避雨厅一座,铺设蛇形石子路600米。”对于今年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张鹏早已盘算好。

2020-07-15 ——甘肃省总工会帮扶马河镇杨营村见闻 1 1 甘肃日报 c200510.html 1 群众脱贫引路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