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7月07日
第05版:理论

改变地高水低格局 重塑新型水土关系

——对黄河上游陇中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组

甘肃生态地理区位图

黄河天然河道与人工河道示意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甘肃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奏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甘肃乐章,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应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契机,加快改变地高水低格局,着力重塑新型水土关系,实现“保护”与“治理”的辩证统一。

一、地高水低的水土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甘肃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根本原因在于水土空间布局,即地高水低的水土关系。

甘肃以黄河干流为界,西边为河西,东边为河东,东西之间为陇中。黄河干流甘肃段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马鞍面形状,相对高差近千米,且地质上西南硬东北软。黄河从西南向东北,自上而下、避硬就软,绕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从海拔1750米处的刘家峡水库,至海拔1250米处的宁夏段大柳树,以1.25‰的落差流经400多公里,形成了“地高水低”的基本形态。

该段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西北一侧约1.4万平方公里,气候西部高寒、东部干旱,常年盛行的西北风,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吹往东南方向,造就了河西的走廊塌陷区和河东的黄土高原区。中间的陇中区域,自西向东由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自北向南由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二者的复合作用,构成了特有的干旱荒漠区(兰州的秦王川、皋兰县,白银的白银区、景泰县),其植被稀疏,降雨量小,且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有雨便是水蚀区,无雨则是风蚀区,将大量沙尘输入黄河,沉积漫流于下游宁蒙的河套地区,形成了“天下黄河富宁蒙”的喜象,但也造成了宁蒙河段的“新悬河”。同时,地高水低、水流与风向错位而行,导致水不保土、土不涵水,水土流失严重,寒旱特质明显,成为黄河干流甘肃段的基本生态特征。

二、黄河提灌的权宜之计

看着滔滔的黄河水,甘肃每每望河兴叹。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家峡水电工程上马,开始了电力提灌的时代。1971年,景电工程成功地把黄河水从海拔1320米的五佛川湾处提升到了海拔1700米的景泰台塬上,形成了30万亩的景电一期灌区,并创建了当年的一条山农场。但是,从低处往高处提水灌溉,一方面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农民用水负担重,另一方面,水有来无去,蒸发后盐分沉积,又导致土地盐碱化。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后期,景电灌区出现了盐碱化,且越是低洼处,盐碱沉积越多。如今,当地排盐治碱的任务愈来愈重,需要农民投入的也愈来愈多。类似情况,还发生在兴堡子川灌区、兰州西电工程(从皋兰县什川乡到西岔川的提灌工程)等诸多扬黄灌区。

自然界中,只要河流不断流,土地就不会盐碱化。但是,提灌改变了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日积月累必然造成盐分的不断沉积。正是因为用水成本高和土地盐碱化问题,景泰塬上虽然还有上千平方公里的平坦荒地,但景电二期除了安置移民搬迁,再未进行开发利用,而是把黄河水提灌提到了海拔1773米的台塬制高点处,让其从三个方向自流:一路至河西走廊武威黄花滩的移民安置点,一路直达石羊河流域的民勤红崖山水库,一路流入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图镇。

三、古人治水的有益启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2019年2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文章指出,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

这一水利工程,以“无坝引水”为特征,顺天时、量地利,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形成内、外两江,内江高、外江低,内江自流灌溉,而后汇入外江。它顺应了自然规律,成功化急流为静流、变水患为水利,润泽了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都江堰的治水理念,也惠及着黄河流域。现存于景泰县五佛川湾道处的黄渠,是清顺治二年开挖的一条渠道,全长约15公里,它从黄河干流甘肃白银段自流引水到湾区内,灌溉了约1.5万亩耕地,然后又汇入了黄河。

该处自流灌区,虽然背靠腾格里沙漠,却有着鱼米之乡的风貌,是陇中最富庶的地方之一。这里不仅旱涝保收,而且生产生活成本很低,因为自流水费用极少,土地也不会盐碱化,加之活水带来的腐殖质,更是天然的有机肥料。此外,黄河干流的鱼类也常顺黄渠而来,吃鱼成了农民的家常便饭。最令人惊喜的,是黄渠的生态效益,携泥裹沙的黄河水,经过自流灌区后,流出时已去掉了“黄色”,清澈且缓慢地汇入了干流。

黄渠工程是都江堰的缩小版、陇中版,也是对“水利”二字的生动诠释。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实践基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必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忘都江堰和黄渠的治水理念。

四、重塑新型的水土关系

以提灌的办法解决地高水低的问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它与顺应自然的自流工程有着本质区别,是当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综合效益的选择取舍。从景电提灌等扬黄工程,到引大入秦、引洮工程,这些年转向自流引水的方式,正是主客观条件变化后的一种自觉。

当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已在紧锣密鼓的比选中,无论比选结果如何,调水必经甘肃段。如何利用好新增水量,加快黄河上游陇中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助推“兰州—西宁”城市群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所有这些,都取决于我们是维持“地高水低、扬黄用水”的旧格局,还是转向“水高地低、引黄用水”的新格局。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抉择,关系到甘肃能否打好绿色发展的翻身仗,能否有一个崭新的未来图景。

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学习和借鉴古人的治水思想,重塑水润土、土养水,水土交融、水土互助的新型水土关系,打好流域治理整体战、防沙治沙阵地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卫战、绿色发展持久战,努力构建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一)打好流域治理整体战

道法自然,依势而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现调水后,可将部分黄河水在刘家峡水库上游一分为二,从西南向西北,一路继续沿古道弧线,在马鞍面的下沿流过,一路沿人工渠道弦线,在马鞍面的上沿流过,以0.4‰左右的坡度缓慢自流约300公里,直至景泰台塬地最高点处,然后再分几路自流至四处:一路向东北方向,直奔规划中的宁蒙大柳树灌区;一路向西北方向,直奔石羊河流域;一路在完成景电灌区的灌溉之后,直下五佛寺,汇入黄河古道,其间近300米的自然落差,还可直接装机发电。

(二)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

从刘家峡水库至甘宁交界处的大柳树断面,流域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每年向下游输沙1.71亿吨,其中大部分泥沙来自于黄河西岸1.4万平方公里的沙尘补给区。当黄河在刘家峡水库上游分流形成“弦弧双路”回流后,这里将会被黄河人工河道与天然河道所包抄,两条河道之间存有数十条自然沟渠,可将1.4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上下沟通,让人工河道回流天然河道,从而形成网格化的水网。如此一来,以水保土,以土涵水,沙尘补给区就会变成水土保持涵养区,生态环境将逐渐修复,用水不耗水的效能也会逐年提高。同时,水土流失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下游宁蒙河段淤积形成“新悬河”的危险也能随之解除。

(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据不完全统计,黄河西岸1.4万平方公里内,约有150万亩灌区,已不同程度开始盐碱化,另有250万亩“撞天”的旱地,和至少30%的未利用土地。黄河分流后,将形成约1000万亩自流灌溉的高标准农田,既可为甘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重要保障,也能为做大做强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原计划在甘宁交界处修建的黑三峡水库,其主要目的是抬高黄河水位,引流入规划的宁蒙段大柳树灌区。而从人工河道引黄河水至景泰台塬地制高点处,将比原计划抬高水位多出200多米,不仅可以涵盖宁夏中卫灌区、银川灌区,还可以涵盖内蒙古的阿拉善盟灌区和内蒙古河套灌区。同时,高位灌溉、自流贯通,最终汇入黄河干流,还将根治沿黄灌区的盐碱化危害。

(四)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

高坝变高水,既防汛又防凌。原计划修建的黑三峡水库,同时有发挥调蓄的作用,旨在提高防汛防凌能力。近几年,为应对洪峰,兰州城区精心打造的黄河风情线在夏秋两季常常关闭,防汛压力极大。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后,新增水量若继续沿黄河古道走,则对应的防汛标准还会进一步提高,其对兰州的影响不可估量。如果将新增水量自流引至景泰台塬制高点处,则可利用天然地形在龙羊峡、刘家峡水库与下游之间构成一个天然的反调节系统,既能解决防汛和防凌的问题,又能解决久盼未决的生态用水问题。

(五)打好绿色发展持久战

当黄河从刘家峡上游分流,天然河道与人工河道之间,会自然形成一个陇中黄河大湾区。随着大湾区的水土关系得到重塑,黄土变成绿地,洪水直泄沙漠,防汛问题和沙漠化、盐碱化问题都将被遏制,并会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同时,人居环境的极大改善,将为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湾区与“兰州—西宁”城市群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合作共筑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在黄河双路循环间以水为纽带,将会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并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制高点,“一带一路”向西出发的聚集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把握好新时代、新格局中的新环境、新任务,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切实做好“水的涵养、土的保持、沙的减少”,必将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成员:陈克恭、周兴福、张勤和、万鹏举、刘为民、李森洙、马平

2020-07-07 ——对黄河上游陇中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组
1 1 甘肃日报 c199025.html 1 改变地高水低格局 重塑新型水土关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