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 洪文泉
武威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到去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35.47万人减少到363人,贫困发生率由23.14%下降到0.025%,4个贫困县区先后全部脱贫摘帽,全市实现整体脱贫。
5月10日,武威市委书记柳鹏在接受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团专访时表示,武威市脱贫攻坚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地扶贫搬迁。特别是针对南部祁连山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实际,“十二五”以来,累计将4.42万户17.02万人,搬迁到了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容易培育产业的古浪县黄花滩、天祝县松山滩等集中安置区,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培育产业难等突出问题,真正实现了挪穷窝、拔穷根、改穷业。
这些人搬下来怎么办,如何能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要求?柳鹏说,我们把培育后续产业作为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培育了牛羊养殖和藜麦、食用菌、设施蔬菜等一批主导产业,引进了伊利奶业、德青源金鸡、顶乐牛业、兴盛种羊、众兴菌业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规范组建专业合作社,使每个产业背后都有一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作支撑,实现了产业组织对贫困户带动全覆盖,让群众吃上了脱贫致富的“定心丸”。
近年来,武威市以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为核心,全产业链谋划推进,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7年的112.7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4.06亿元,年均增速6%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06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26万元,年均增速9%以上。2013年以来,武威市依靠种养产业和“劳务+种养产业”减贫27.42万人,占减贫总人数的77.4%,发展产业已成为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柳鹏表示,下一步,武威市将继续牢牢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大力实施良种繁育和品牌提升两大工程,实现产出好产品、创出好牌子、卖出好价钱。同时,全市上下将以敢死拼命的决心、志在必得的信心,全员决战,坚决打赢打好这场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确保实现全市高质量脱贫目标,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