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11月17日
第01版:要闻

【脱贫攻坚奔小康】甘肃苹果闯入资本大市场

——郑州商品交易所创新模式助推精准扶贫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叶海 杨世智 王莉 张子恒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李  静

眼下,正是苹果落筐出售之际,价格的纤毫变化都牵动着果农的心。然而,当苹果遇到期货,就变得有些不一样……

一年多前,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全球首个鲜果类期货品种——苹果期货,让苹果走入资本市场,成了期货市场上引人瞩目的“网红”交易品种。

11月13日,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了解到,苹果期货上市以来稳定运行,为果农保“价”护航,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保险+期货”扶贫项目的落地生根,为包括甘肃在内的苹果种植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出全球首个鲜果类期货

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0月,是我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从远期交易起步,开启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建设,带动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创新发展。如今,郑州商品交易所已跻身商品期货与期权交易所全球排名前列,向世界喊出了“郑州价格”。

走进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值开盘时间,记者在一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看到多种期货合约实时交易情况,其中苹果期货合约有6项,包括苹果912、苹果001、苹果003、苹果005、苹果007、苹果010。

据了解,期货交易,是以现货交易为基础,以远期合同交易为雏形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合约交易。苹果912,是截至目前交割时间最近的合约,日期为2019年12月;苹果010,则是交割时间最远的合约,2020年10月。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全球超过50%的苹果产量来自中国。而我国苹果主产区多位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重点扶贫区域高度重合,使得苹果也成了天然的“扶贫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指示精神,更好地服务苹果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2017年12月2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创新性推出全球首个鲜果类期货品种——苹果期货,让苹果有了金融属性,也在金融市场产生强大集聚效应,给甘肃、陕西等苹果种植大省带来了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5月31日,苹果期货上市以来共成交1.1亿手(单边,以下均以单边计),日均成交32万手,日均持仓17万手,按每手10吨计算,日均成交320万吨,参与交易的法人客户数合计超过6600家,彰显了市场活跃度和资本市场对小小苹果的热情。

苹果期货让果价更透明

“水果家族”成员众多,为什么选择苹果?

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产业研究、合约设计调研中,我省静宁、秦安等苹果主产区发展情况,为他们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其他水果相比,苹果已经拥有了分级国家标准,具备产业标准化基础,而且现货市场规模大、可供交割量充足,易于储存和运输。虽然现货常常是“集中收购、全年销售”,且存在着价格波动、存货贬值滞销、采购季资金压力大等风险问题,但这正适于期货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核心功能,有效拉动贫困地区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稳定运行,苹果期货已逐步发挥功能,开始为产业提供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风险管理工具,加快产业标准化进程,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初见成效。

过去,果农卖苹果,一般都是先听果商报价,自己估摸价格差不多就卖了。如今,苹果期货上市后,打破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状态,让苹果有了透明的市场价格,有了公开的交割标准,有了标准化生产的指标,既增强了果农议价能力,也使产业企业有了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一些敏锐的贸易商已经利用期货价格来指导未来经营计划。(转3版)

2019-11-17 ——郑州商品交易所创新模式助推精准扶贫 1 1 甘肃日报 c159186.html 1 【脱贫攻坚奔小康】甘肃苹果闯入资本大市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