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围绕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进行深刻阐述,为形成尊崇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个个通过劳动改变自身命运、推动时代进步的感人故事,串联起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生动画卷。
新华社记者
【故事一】挥洒汗水,换来幸福生活
两层小楼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女儿的书本在桌上叠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些,56岁的范勇觉得,幸福生活莫过于此。
幸福源自奋斗。从进入中铁十四局参加工作,到参与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的修建,从普通的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逐步成长为“挑大梁”的施工队长,13年的工地生活,对范勇来说,有辛酸也有欣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更激励着他一路前行。
2013年2月初,春节临近,正是举家团圆之时。为了使地铁8号线早日通车,范勇和大多数工友一样放弃了回老家过年,选择留在工地继续奋战。体谅他的辛苦,妻子带着孩子从河南信阳赶来北京陪他。工地项目部特意为像他们一样在异地团聚过年的家庭安排了带有新被子和空调的“夫妻房”。解决了“后顾之忧”,范勇和工友们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2月8日,除夕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施工工地,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范勇在工地上的临时小家,关切地了解他工作、收入和生活情况。
“总书记叮嘱我们一家:来一趟不容易,看看北京的景点,好好团聚一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范勇激动不已。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全社会一定要关心农民工、关爱农民工。”每每想到总书记这番亲切的话语,范勇就觉得浑身充满干劲。下决心要为城市建设挥洒汗水,为美好生活奋力打拼。
2014年,范勇升任工地班长。新来的工人不熟悉工作,他手把手耐心教导。如今,带领着一支数十人的队伍,范勇先后参与了京沈高铁、武汉地铁、徐州地铁等项目建设。走南闯北的生活不仅开拓了他的眼界,收入与6年前相比也翻了一番。
小有成就的范勇,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在老家镇上买了一栋二层小楼。女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也很懂事。范勇坚信,日子会过得越来越舒心。
【记者手记】
通过不断奋斗,获得更稳定的工作,换来生活条件的改善。对范勇来说,这是他的“劳有所得”。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等一系列举措密集出台,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非私营、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从46769元和28752元上涨到82461元和49575元,同比名义增长近1倍;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同比名义增长8.8%,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793元,同比名义增长8.7%,双双跑赢GDP增速……
唯有奋斗,方有所得。亿万像范勇一样的城市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开拓出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故事二】用技能培训,助力8000人成才之梦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排头兵”,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带头人”,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顶梁柱”……见到戴着黑框眼镜、身穿灰色工作服的王传龙时,很难将他朴实的形象同这些赞誉相联系。
今年31岁的王传龙是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现代制造技术的教研室主任。6年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实训教师。6年间,他始终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执着践行“工匠精神”,业务不断精进。 (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