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9年07月30日
第11版:百花

韩平村的天空

汪 彤

天空深蓝而高远,他的眉头却紧锁着。

他站在公路旁,蓝色路标上写着“韩平村”。不知这是他第几次站在村口的大路上等待?偶然有人问起,他笑一笑不做声,心里想:“上百次了吧。”

韩平村翻过一座山,不到40分钟,就到天水市城区,这是两区五县村子中离市区最近的村落之一。这次他等的不是检查组、督察组,也不是指导果木嫁接的技术员,更不是给村民们教授电商知识的老师……这次他等的是欢欢喜喜来周末农场收菜的“城里人”。

他看看远处的天空,白亮的云朵像棉花垛一样堆砌。

无论什么时候,他心里总是装着郭川镇17个行政村的村民们,那些点点滴滴的事情,有的让他抿嘴一笑,有的让他眉头拧成一团。

“还有多少户有脱贫短板?”坐车奔往各村的路上,他突然转身向后座的镇长和副镇长发问。他们也早知道这位镇党委书记会有这措手不及的一问。每一户的情况,他都要问问,这是他的习惯,他想让同事们对脱贫户的工作多思考,多打算。

那些关于贫困户的数字、文字资料,长期和短期的脱贫计划,早深深储存在大家脑子里了,他更是把每一家贫困户的名字,刻在自己心上。每一家贫困户,像一枚钉子,钉在他心上,想起来一次会觉得心疼一次:“他们怎么还这么穷?怎样才能脱贫?这落后的穷根子,我就不相信拔不掉……”

记起2017年第一次踏上郭川镇的土地,那是冬末初春天寒地冻的时候。冬日里果树光秃秃的枝丫漫山遍野伸向远方。郭川镇58000亩的耕地,48000亩是苹果树和花椒树。大地上冬天冻土的坚硬,与这里贫困的坚硬,似乎是同胞兄弟。他刚熟悉了郭川镇各个村的情况,准备摸清贫困户和刚脱贫的那些人家,按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计划。

那天在去韩平村的路上,突如其来的一场冰雹,把他堵在了半路上。冰雹过后万亩果园刚结的小果子,砸落一地。冰雹也就是一阵阵,可是乡亲们一年的希望却被砸灭了。韩应水老汉蹲在地头,叼着烟锅使劲吸。很多乡亲们也都踏着烂泥,跑到自己的地里看果树的伤情,绿色的小果子铺满了山野。他来到了村子里,和乡亲们一起坐在地头,安慰着大家,也给大家指出了战胜灾害的路子。

很多晚上,他都失眠。镇上他办公室里的灯光,一夜一夜亮到天明。他翻开镇上每一户、每一家贫困户的基本资料,还有刚刚脱贫的那些人家,这本册子不知在他手里翻过多少遍。

我见到他的时候,是在韩平村村口,我觉得他是在盼着一场雨,因为地里的菜也在等一场雨。我们聊天的时候,他说:“今年好了,这雨水……”

周末农场的地头,总有一个穿着蓝色衬衣,鞋上满是泥土的乡镇干部,像一个务农活的老把式,帮大家收着辣椒、西红柿、茄子、刀豆,他坚信韩平村一定会迎来越来越好的好日子。

2019-07-30 1 1 甘肃日报 c141045.html 1 韩平村的天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