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2月19日
第08版:生态文明

庄浪乡村游火了

    本报通讯员 李顺民

    郑河乡上寨村、韩店镇石桥村、通化镇陈堡村……在国庆长假期间,庄浪县的这些旅游示范村又一次被人们晒在微信朋友圈。在这些村,人们或在百草园里辨认中草药,或为子女描述农耕生产情景,或体验玻璃栈桥透明高悬的感觉。不经意间,庄浪县乡村游“火”了。

    建设旅游示范村

    以前根本没有游客到的石桥村,自从被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后,经常有游客到村里休闲游乐,摄影爱好者也常到村里采风拍照。

    石桥村是游客前往云崖寺景区的必经之地。在覆盖庄浪县境内206平方公里的关山之中,点缀着云崖寺、朝那湫、陈家洞、葛家洞等自然和人文景区。统计显示,每年有20万人次的游客进入庄浪县景区旅游。

    怎样让游客在庄浪县逗留时间长一些呢?庄浪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全力发展乡村游,让景区游和乡村游并驾拉动全域旅游发展。

    在旅游示范村建设上,庄浪县紧扣村域文化主题做文章。韩店镇石桥村在生态餐厅、特色民宿、农特产品上做文章,通化镇陈堡村建成了展示中草药标本的百草园,赵墩乡大庄村紧扣梯田建设主题建文化园。一村一主题的规划,跳出了旅游示范村建设千篇一律的局限。

    目前,全县共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农业、农家乐352个,韩店镇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培育脱贫新产业

    国庆长假,张家川县游客惠智军游览了庄浪县朝那湫之后,在上寨旅游示范村的中蜂养殖区购买了蜂蜜。因为游客的争相购买,村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柳忠活销售蜂蜜3000多元。蜜蜂养殖已经成为庄浪县贫困群众脱贫的新兴产业。

    出门旅游,人们总要购买当地的旅游产品。庄浪县因势利导,在旅游示范村,发展起了“一村一品”脱贫特色产业。

    上寨村素有养蜂传统,庄浪县借助省民政厅帮扶,筹资20万元,引进200箱中蜂,投放到村里的贫困家庭中饲养。通化镇采取“三变+乡村游”的模式,在陈堡村发展观光农业,种植300亩油葵园。油葵8月开花之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陈堡村农民柳彩霞在村里开办了1处小商店,每天最低纯收入200元。

    乡村游前景看好

    乡村游线路融入景区游线路,是庄浪县景区游带“火”乡村游的重要举措。

    今年暑假,兰州市、平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团5000人次,慕名云崖寺、朝那湫等景区,先后来到庄浪县开展研学之旅。县里顺势推荐将郑河乡上寨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纳入研学旅行线路,进一步提升了庄浪县乡村游的知名度。

    大河水涨小河满。这个国庆长假期间,庄浪县景区购票游客达到3万多人次。相信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会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庄浪乡村游会越来越“火”。

2018-12-19 1 1 甘肃日报 c100344.html 1 庄浪乡村游火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