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11月29日
第06版:生态文明

24小时执勤的“智慧河长”

    本报记者 洪文泉 薛砚

    天色已近黄昏,一辆银白色小型货车停在了河道边,两个村民下了车,四处张望,确定周边无人后,便从车斗中拽下成堆的白色塑料膜,全部抛进了河道,随后驾车驶离了现场。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全落在了一位“智慧河长”的眼里。

    这位“智慧河长”,正是安定区巉口镇设置的视频监控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全面有效落实“河长制”工作,有效治理河道脏乱差,防止河流生态遭到破坏,巉口镇利用镇综治办“雪亮工程”的视频监控系统,在所管辖关川河的19.6公里河段,设置了8个视频监控点,展开了24小时视频监控巡查。

    有了这些24小时执勤的“智慧河长”,现在,每天上午8时30分,巉口镇两名工作人员便开始通过监控探头,巡查可视范围内的河道、道路两侧、田地的垃圾。

    刘旸是负责巡查的工作人员之一,她向记者翻开了巉口镇“河长制”视频监控情况登记表:

    4月22日18时35分,康家庄村,一位老奶奶和一位小姑娘倾倒一手推车疑似煤渣的垃圾,已处理;

    7月20日上午9时,赵家铺村断桥,河道周围有大量垃圾(废旧地膜、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垃圾集中点旁沟渠内有成堆垃圾,已处理;

    ……

    “当我们发现垃圾后,会马上通过视频进行追溯,找到随意丢弃垃圾的相关责任人或是车辆,将详细情况登记在册,同时保存录像作为证据,及时报送给我们镇领导。”刘旸同时打开了电脑中的文件夹,向记者播放了多个视频证据。

    像今年6月发生的这次丢弃白色塑料膜的行为批注,正是巉口镇重点打击处理的目标之一。接到报告后,镇政府领导迅速组织人员前往该河段进行清理。与此同时,当地综合执法所工作人员则根据视频中显示的车牌号找到了两位村民,对其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

    副镇长徐永鑫告诉记者,通过24小时监控河道,可以帮助河长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极大地提升了河湖管护效率。现在,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进一步增强,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大为减少,关川河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018-11-29 1 1 甘肃日报 c97109.html 1 24小时执勤的“智慧河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