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8月30日
第12版:百花

雨为知己

    插图选自花瓣网

    彩虹

    来这个小城好几个月了,已记不清这是第几场雨。

    隔窗,有各色的雨伞稀稀落落地在街上晃动,像树下无故生出的一簇簇新鲜的蘑菇。而分贝不一的汽笛被雨水一淋,尤为尖锐和高亢。这时候,最怡人的莫过于高处的树,绿得透亮,绿得恬静,绿得大气,像一位欣然悠然的乐天派,在雨水的冲刷下依然簌簌地笑,那副恣意之态,真让人羡慕。

    小城雨多风疾,每次下雨我只隔窗观看,竟没有出门走进雨中的冲动。对于我这个视雨雪为知己的人来说,有点意外。这大概源于对小城还不熟悉,不能交付足够的信任吧!

    与其说隔窗观雨,倒不如说借雨思怀。室外雨水淅淅沥沥,室内一颗心早已飞回了故土,飞到了华亭。和这里相比,华亭就是更小的城,那里的喧嚣是相对的,那里的美是骨感的,那里的情调也是舒缓的。尤其雨天,无论去哪里漫步,眼前的景和物都像镀了一层釉彩,处处清亮,件件生动。

    只要你撑一把伞站在灯光球场或者体育场仰望双凤山,就能看见红顶的宫殿簇拥在绿海中尤为耀眼,如同一面旗子随着水汽的氤氲在高处招展。宫殿的旁边,间隔有一座座灯塔从绿海中冒出来,那一串串红色、黄色或白色的灯饰,像熟透的果子,摇曳着似乎要泛出香气来。其间,有大大小小的庙宇亭阁露出翘翘的檐角和细细的尖顶。如果再仔细看,便有袅袅的香烟和蒸腾的雾岚相携着缓缓上升,一会儿一缕,像轻柔的丝绸被高处神秘的大手在一下一下抽拽。

    往下,是两只翻飞的双凤,一彩一白。再往近,是公园高大的门楣,两边浮雕上的故事在雨水的清洗下那么鲜活,尤其药王孙思邈尝百草形象又逼真,在树叶婆娑间似乎暗影浮动,药香阵阵。

    记得有一次和几位老师在公园游玩,大家正为河床上蓬勃的格桑花赋诗作文、拍照留影时,大雨倾盆而至。还有不认识的几位游客,牵眷带子,皆返之不及。当时有泥水污秽衣裤,有雨伞被风折断,有小孩哇哇大哭,也有一双双温暖的大手,大家相携着,一起在拱门下避雨。那种惊恐、欣喜与温暖就像昨日。那天,只要穿过朱红的长长的廊桥就能乘车回家,但是大家为了照顾彼此,只待雨后初晴方才离开。雨的旖旎,不仅仅是对万物的滋养,有时也会润泽情意,洗涤性灵。

    华亭也多雨,但源于植被丰茂,风似乎温柔许多,这是平凉各县区所不具备的优势。风小,雨就缠绵,人就恬静。好雨,乃润物多于漫灌,抒情多于宣泄!对植物是欢喜的,对人亦是欢喜的。

    每当下雨,我基本在漫游,或撑伞或不撑,或街头巷尾或公园湖边。雨中的宁静和闲散最适合一个人独行,好像这个时候自己的神魂才能回归一处,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心并唤醒她,通过聆听她的需求,以便身心关照表里如一。还有那么多的人和事,适宜在雨天想起。无论怀念还是追忆,也无论在哪里在何时,只要和他们在一起或者想起他们,都会让我心生感动与感激。华亭注定是我生命的驿站,他们注定是我的亲人,像我生命里一朵朵盛开的太阳花,在我需要的时候随时给我力量和温暖。

    来这里的时间也不短了,不是不爱,是陌生到彼此还不能交付。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始终是客。那么好吧,以长久期待长久。在没有适应之前,暂且把自己退回观众,只看不说,只走不停。就像这雨,一滴滴落在水泥地上,最终去往哪里,尚不知晓……

2018-08-30 1 1 甘肃日报 c83492.html 1 雨为知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