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会宁县大沟镇驴业基地建设合同项目成功签约,标志着又有一家肉驴养殖企业将在白银大地上落地生根。
近年来,白银市把培育毛驴特色养殖业作为培育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使黑毛驴养殖成为全市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陈泳 通讯员宋秉棣
调研论证 着力谋划产业布局
白银市素有养驴的传统,当地的农耕生产需求和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为发展毛驴养殖产业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大力培育发展富民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在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群众一致有这样的困惑:到底“养什么”好?
“黑毛驴全身是宝,驴皮可以熬胶,驴奶是很好的奶源,而且黑毛驴便于养殖,疾病少,收益好。”平川区王家山镇养殖党群创业互助会技术顾问吴海勋说。2015年,吴海勋带领互助会成员先后赴山东、内蒙古、新疆等地进行考察,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分析论证,大家发现养驴的效益较高,风险较少,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与此同时,白银市农牧、扶贫、工商等部门组织人员多次外出调研考察,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认为发展黑毛驴特色养殖符合当地实际。随后,大力培育发展肉驴产业逐渐提上了市、县各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大型养殖户、散户纷纷在全市各地涌现出来。
“当初,我们天天给群众做工作,但群众的养殖积极性依然不高。”平川区王家山镇于大川村支部书记王文明说。
在动员工作遇到瓶颈时,王文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和村里的几个干部合伙成立了白银裕明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带头养起了黑毛驴。他坦言:“光说不干没有用,只有村干部带头搞肉驴养殖,并且有了实实在在效益后,群众才会跟着我们干。”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白银裕明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黑毛驴的存栏量已经有120头左右。看到养驴不仅劳动强度小,技术要求也不高,许多村民动了心。
“2016年,我贷款买了10头黑毛驴,结果不到一年就收回成本的三分之一。”村民王兴仁乐呵呵地说,他家种的地多,有充足的草料,驴粪又是很好的肥料,这还能省下一笔买化肥的钱。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养殖枢纽、订单农业为根本、肉食品加工为保障的毛驴养殖产业布局,有龙头企业1家、加工基地3个、订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3户。
政策扶持 推进产业快速发展
6月27日,白银市“黑毛驴”特色产业暨金融扶贫签约仪式在会宁县举行,首批签订养殖合同30份,发放养殖贷款3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发展肉驴养殖的资金难题。
“肉驴养殖投资成本较高,启动资金是个大问题。”白银市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有关部门以政府设立风险补偿金和调整风险承担比例为主要措施,拉动保险机构积极参与,撬动银行放贷。目前成功对接了2家银行、1家保险机构,构成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为黑毛驴的养殖提供了精准的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调动群众发展肉驴产业的积极性,2017年,白银市相继制定出台了《大力发展黑毛驴特色养殖业实施意见》和《金融支持“黑毛驴”特色养殖扶贫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按照“群众自愿、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采取“政府+银行+保险+龙头企业+农专社”“政府+银行+保险+龙头企业+农户”的运行方式,落实财政分年度按50%贴息3年的贷款养殖扶持政策;对达到标准的,财政每年额外补贴2万元的服务指导扶持政策;对达到一定规模的,财政一次性补贴5%的规模养殖扶持政策,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推动黑毛驴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
“为了让贫困户放心养殖,安心受益,靖远县每年列支资金500万元,对规模化的黑毛驴养殖产业予以扶持。”靖远县农牧局负责人介绍道。
养殖产业能不能做大,养殖技术很关键。为此,平川区积极衔接东阿阿胶集团派出技术骨干在该镇举办肉驴繁育养殖技术培训班,共培训4期280多人次。
同时,平川区还探索出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疫病防控、统一销售管理、统一价格收购“四统一”模式,对养殖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向农户发放怀孕母驴,确保当年实现效益,为产业链条的壮大延伸和贫困群众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综合服务保障。
为了切实解决养殖场饲草料问题,平川区王家山镇结合生态建设和沙化地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落实资金500万元,以辖区8家龙头企业为项目实施主体,建成5000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有效保证了黑毛驴养殖产业的饲草料供给。靖远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投资2000万元,流转土地1300亩,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业,预计到2020年建成千亩牧草种植基地。
典型引领 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黑毛驴产业已经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银’,目前公司已带动全镇130户贫困户、3家合作社发展养殖肉驴216头,实现收入200多万元,发放分红117万元。”日前,甘肃红星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收益账。不仅如此,企业还安排了64名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劳务收入92万元。
为了培育发展好黑毛驴产业,王家山镇积极引进了集种驴培育、肉驴养殖、加工销售、农业技术研发与服务、特色餐饮、农作物种植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于大川村建成规模化肉驴繁育养殖基地,引进养殖种驴1100余头。
当黑毛驴养殖业在平川区迅速发展的同时,靖远县境内的大小养殖场和散户也在悄然发展。位于北滩镇粮窖村的靖远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先行先试,为带动全县肉驴产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2015年,靖远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2000余万元,开始打造肉驴繁育养殖基地,以期带动周边地区肉驴养殖产业发展。2016年初,利民合作社从山东、内蒙古等地引进种驴400头,目前合作社的肉驴存栏量达到560头。
“今年合作社计划再引进种驴500头,通过持续引种、自繁自养等措施,争取2020年年底肉驴存栏量达到2000头。”靖远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兆斌告诉记者。目前,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达到140多户,其中60户贫困户以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入股合作社,每户每年可分红4000元,3年后贷款到期,由合作社向银行还款。
“去年,我拿到了4000元的分红。”贫困户辛河说,当初把贷款投给合作社,心里直打鼓,担心分不了红,现在放心了。
目前,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养殖5头肉驴的有200户,养殖20至50头的养殖场有10个。同时,前期的资金投入也在慢慢回笼。2017年年底,合作社出栏肉驴200余头,收益近200万元。
周兆斌说,下一步合作社计划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拉长肉驴养殖产业链条,建设肉驴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注册商标品牌,提高肉驴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形成“养殖—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