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改进帮扶方式,提倡多劳多得,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氛围。
为了增强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挖掉他们精神上的“穷根”,我省各地不断探索,新举措、新成效亮点频出。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关注精神扶贫”系列报道,充分反映这些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展示干部群众携手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奔小康的生动场景。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宋振峰 洪文泉 杨唯伟
在榆中县,如今几乎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特殊的超市,名叫“爱心超市”。
从商品种类上,它与一般超市并无二致:油盐酱醋、牙膏牙刷、保温瓶、洗脸盆、卫生纸、洗衣粉……各种日用品应有尽有。
但和其他超市不同,这些物品来源不是靠商品批发,而是靠帮扶单位、慈善机构、爱心企业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捐赠。更为关键的是,村民买这里的东西不用付钱。
不用钱,用啥?就用“劳动积分”!每月,村里的贫困户只要参与公益劳动,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积攒到一定数额后,就能兑换到相应的物品。
“引导贫困户向懒惰说不!让不动的贫困户动起来,让多劳动的贫困户多收益。”正是榆中县探索“爱心超市”扶贫扶志模式的初衷。
榆中,国扶贫困县。近两年来,榆中县将脱贫攻坚奔小康作为头等大事,采取超常规办法,将资金、政策、措施和帮扶力量向最薄弱的环节倾斜。县里还打响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精准脱贫品牌,加快了脱贫攻坚奔小康步伐。2014年至2017年,全县累计脱贫1.86万户7.2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92%下降到2.78%。
但是,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眼下,在啃硬骨头的关键决战期,榆中县发现,有的贫困群众习惯了“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他们在家里坐等帮扶,产业辅导、技能培训概不参加,集体劳动、公益活动更是不感兴趣。
如何从思想上拔掉“穷根”,让贫困群众认识到脱贫致富关键靠自己,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今年以来,榆中县开始探索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贫困户直接捐赠的物品汇聚起来,在各个乡镇设立农村“爱心超市”。通过这一平台,激活贫困群众积极向上的愿望、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在每个村子,村里主要针对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贫困人群免费发放积分卡一张。他们只要参加村里组织的公益活动、义务劳动,或主动学习一技之长寻求致富门路,或做到家庭和睦、尊老孝亲、邻里团结,甚至在自家庭院整洁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均可获得相应的爱心积分。积攒一定的积分后,便可到“爱心超市”兑换商品。
“得分的渠道很多,一个积分就是一元钱。只要贫困群众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处处都可以挣到积分。”榆中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通过劳动积分换到的东西,用起来心里都踏实。”前几天,来紫堡乡骆驼巷村贫困户陆红玲感慨地说道。她用今年第一季度挣到的20分积分,从“爱心超市”中兑换到了一袋洗衣粉、一提卫生纸和其他生活用品。(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