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5月17日
第08版:收藏

【馆长说文物】甘肃彩陶为什么美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收藏》版推出“馆长说文物”专栏,特邀全省各地博物馆的馆长,陆续为大家讲授怎样在博物馆看文物,讲解一件件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让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我们一同去了解博物馆里文物背后承载的历史文化,去体会馆长与文物间的浓浓情感,倾听他们与文物间的千言万语吧。

    甘肃省博物馆馆长 贾建威

    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这里也是中国彩陶最为发达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丰富发达的新时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文化,包括多姿多彩的彩陶艺术在内,是甘肃数千年绵延不绝的独特文化风貌的体现,也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辉煌灿烂的一页。

    经过漫长的实践,先民们凝土成陶,朴拙的坛坛罐罐不仅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也成为人类最初的艺术创造。一件件彩陶,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无不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人类文明诞生初期,虽然没有成形的文字,但是先民们在泥土上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了人类文明的历程,这些遗留下来的珍贵彩陶就成为最原始的艺术品。在那个蛮荒的时代,一双双巧手在陶器上轻轻地刻画出各种纹饰和符号,使得古老的文明得以记录和传承。

    如何才能看懂甘肃彩陶?我们除了了解其历史文化,还可以通过彩陶上的纹饰符号去探索研究,欣赏它的美,了解它为什么美,发掘它们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艺术价值。现在,就通过省博馆藏的一件件彩陶精品,串起一条时间轴,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重新认识甘肃这片土地上绚丽多彩的彩陶文化吧。

    1

    仰韶文化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距今7000年-5000年。仰韶文化是我国原始农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孕育形成的重要阶段。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各类象生性和几何形饰纹形式多样。由单一纹饰逐步演化为丰富多样的组合图案,许多图案以鱼、鸟、花瓣等为主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半坡时期文化属于仰韶文化,半坡时期气候湿润,多湖泊,鱼类大量存在,是人们日常食物的重要来源。人们对鱼类非常熟悉,鱼类便很自然地成为装饰艺术的题材。鱼纹成为仰韶文化早期最常见的标志性图案,仰韶中期后逐渐消失。鱼纹大多在盆形器一周绘2至3条鱼纹,均为淡水鱼的侧视图,头右尾左,首尾相接。最初的鱼纹写实性较强,形象生动,后来从头部开始简化,最终成为一种十分固定的程式化图案,表现出由具象到抽象的艺术发展规律。

    甘肃地区的半坡时期的彩陶纹样,主要有鱼类纹及鱼类水族动物的各种变体纹样,这类纹样贯穿于半坡时期发展的始终,并且呈现出由写实的自然形纹样演变为示意的几何形纹样的过程。半坡时期氏族的人们对鱼类水族纹情有独钟,反映出原始社会人们对鱼类的崇拜和依赖。

    甘肃境内的仰韶文化早期,以大地湾二期遗址为代表,距今7000年-6000年。大多彩陶为盆、钵形器,也有一些壶、瓶,饰彩部位一般在口沿和中上腹部。构图元素多为圆点、直线、三角,弧线较少,常见的纹饰有宽带纹、直边三角纹、垂弧纹和鱼纹,线条简单,图案规整。

    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距今5500年左右,以陕、晋、豫为中心的庙底沟类型,因1956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陕县庙底沟村而得名,其彩陶上典型的勾叶纹、圆点纹和弧形三角纹,像旋风似地扩散到几乎整个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最西传播到甘肃和青海的邻境地区。这一时期的甘肃彩陶,已逐渐表现出地域性的特点,变体鱼纹和象征农业发达普及的植物茎叶纹,成为其主要的彩陶纹样。线条柔美流畅、图案华丽精巧,充分展示出当时先民挥洒自如的绘画技艺。(图1:变体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中期)

    仰韶文化晚期(石岭下期)距今5800年-540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彩陶开始趋于衰落。而位于甘肃渭河上游和西汉水、白龙江流域的石岭下类型(因1947年在甘肃省武山县石岭下村首先发现,1979年而得名)继庙底沟类型而兴起,是仰韶文化和甘肃土著彩陶文化之间的过渡环节,其彩陶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体鱼纹已经灭迹,被水陆两栖类的动物纹样所取代,最常见的是鲵鱼纹及其变体纹样,大多以单独纹样的形式装饰在彩陶瓶腹的一面上。(图2:鲵鱼纹彩陶瓶仰韶文化晚期)

    2

    马家窑文化,1923年在甘肃临洮县的马家窑遗址首次被发现,是主要受仰韶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甘肃土著文化,但也含有某些中亚草原文化和长江流域大溪文化因素的影响,其年代距今约5300年-4000年。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著称,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样向四方传播,南至青海东北部和川北,东至陕西西部,西至河西走廊西段,北至内蒙古中南部。马家窑文化是当时分布面积较广的史前文化。

    马家窑期,又称马家窑文化早期或马家窑类型。这个时期的彩陶多为水波纹、旋涡纹、网格纹和平行线纹,许多彩陶上都有描绘河水翻卷的纹饰,从纹饰上反映出当时人们在岸边通过观察水流,在彩绘艺术创作中将水的形象进行描摹与升华。

    旋涡纹是马家窑文化早期的代表性纹饰,也是半山时期的主要纹饰之一。旋心由多道黑色锯齿带和红带相间线条或宽带连接,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更增加了旋动视觉效果。若俯视这些旋纹,能使人产生一种晕眩感,器物的口部又像一个大的旋涡。这种以流畅的线条绘出的动感强烈的旋纹,如同黄河浪涛的千姿百态,凝聚在奔流不息的旋动中。(图3:旋纹尖底瓶马家窑类型)

    半山期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4650年-4300年左右(属马家窑文化中期)。其彩陶继承了马家窑类型的某些特色而面貌多有改观,图案追求繁丽精致的艺术风格,色彩绚烂如锦,常以黑色锯齿带和红色带纹合镶的复合纹构成各种花纹,饰于壶、罐的上腹,并且大多数为连续的图案。从平视、俯视不同的视角去观看,都能构成完美的画面。

    马厂期因1923年最先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发现而得名,距今4300年-4000年左右(属马家窑文化晚期)。其彩陶的造型、纹饰粗犷、刚健、浑朴,四大圆圈纹、神人肢爪纹、折带纹等是马厂彩陶的主要纹样。纹饰中带有某种原始性和神秘色彩,并包含多种因素成分。(图4:神人纹彩陶瓮马厂类型)

    3

    青铜时代的彩陶文化,距今4000年以后。甘肃境内的彩陶更是独具魅力,先后出现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含有彩陶的青铜文化。这些文化既具有黄河文明的特色,也包含草原游牧文明的因素。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命名。距今4000年左右,与中原夏王朝大体同时。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全境和青海、宁夏一带,以农业为主,主要文化内涵与龙山文化有亲缘关系。这个时期甘肃中部地区彩陶数量较少,河西地区彩陶偏多,纹饰有红色绘三角形复线或网线纹等。

    四坝文化因1948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山丹县四坝滩遗址而命名,分布于河西走廊中段与西段的酒泉,距今3600年左右。彩陶中有一些含有犬、鹿、蜥蜴等动物纹样,流露出强烈的畜牧生活气息。陶质既有泥质,又有夹砂,流行紫红色陶衣,黑彩居多,辅之红彩。

    辛店文化因1923年发现于甘肃临洮县辛店村而得名,距今3600年—2600年,分布在甘肃中部和青海东部。在先秦,这一地区也是羌族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辛店文化彩陶以夹砂陶为主。彩陶图案具有简洁疏朗的特点。彩陶纹样中,以宽带纹构成的双钩曲纹最常见,另有羊、犬、鹿、鸟、畜牧纹和日月等图像。(图5:鸟纹涡纹单耳彩陶罐辛店文化)

    四坝文化、辛店文化,多为羊纹、犬纹、鹿纹,说明这个时期气候干燥、少水,当时的人们以游牧生活为主。畜牧业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经济,人们大量驯养各类动物,对动物形象的观察与描绘,也在艺术创作中占据了主导性地位。

    沙井文化因1924年首次在甘肃民勤县沙井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3000年-2600年。陶质主要为夹砂陶,主要器形有夹砂圜底罐和单耳筒状罐,花纹均以红色绘成,以并列的细长的倒三角纹为特色,还有席形纹、三角形网纹、菱格纹等几何形纹样。沙井文化彩陶充满游牧风采,也给甘肃彩陶艺术画上了终止的句号。(图6:倒三角纹圜底彩陶罐沙井文化)

    甘肃彩陶自大地湾文化伊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昌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至辛店、沙井等青铜文化的余晖,由兴起到衰落,延续了整整5000多年的沧桑岁月,构成了一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彩陶发展史。它是先民们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重要见证,为我们探索研究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

    (图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2018-05-17 1 1 甘肃日报 c64616.html 1 【馆长说文物】甘肃彩陶为什么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