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张莉莉
自“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开展以来,为了让残疾人群体心有所依,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依托“阳光家园计划”项目,我省开始探索、学习残疾人集中免费照料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121个日间照料中心。
“来,抬抬手臂,很好,再来翻翻身,慢慢使劲……”近日,在定西市陇西县阳光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康复师正在耐心地为王万军做康复治疗。
今年54岁的王万军2019年因脑出血导致偏瘫,长期卧床让他全身肌肉萎缩,双手、双腿,几乎没有了知觉。
2022年5月的一天,王万军来到陇西县阳光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人这么多,早知道不来了。”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王万军心里嘀咕着。刚来的几天,王万军并没有觉得康复托养中心有什么不一样,护工叫他去做康复训练,他拒绝参加。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需要护工扶着才能走路的室友独自一个人走进宿舍。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对他来说简直是“奇迹”。
以前,一直是年迈的父亲在照顾他,在王万军看来,自己就是一个“累赘”。他渴望“奇迹”发生在自己身上,开始配合康复训练。
康复托养中心的负责人王云兰,大家都叫她“王院长”。王云兰为王万军制订了康复训练计划,从最简单的翻身,到独自站立,再到全身肌肉的恢复,腿部、手臂的矫正,十分细致。
王云兰说:“制订一份训练计划并不容易,过去几年,我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学会了OT训练法等康复技术,自费10余万元考取了国际认证感觉统合治疗师证书,也认识了很多康复方面的专家。每一位残疾人来到康复托养中心,首先进行体检、身体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拿不准的我就会请教其他医院专家,及时对症制订康复计划。”
“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我学会了独自行走,刚开始要抓着墙上的扶手,后来可以在平地上行走。偏瘫的半边身体有了知觉,僵硬的关节也能小幅度活动。最让我自豪的是,现在每天晚上回家,都能为父亲做上一顿热乎饭。”王万军开心地说。
陇西县阳光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有50位残疾人,多数是因为脑出血导致偏瘫,但是每个人的康复项目、训练强度都不一样。
王云兰2000年从定西卫校毕业,是全省第一批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她知道,偏瘫由中枢神经性损伤引起,要视个人情况制订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案,错误的训练方式只会让病情加剧。
常年在体育学校工作的杨永军偏瘫出院后,给自己制订了一套严格的康复计划,训练强度近乎自虐。然而,每天从早到晚强忍疼痛进行高强度训练,让症状愈加严重,最后左腿完全僵直。
在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下,杨永军来到康复托养中心,通过科学的训练,身体日渐恢复。
记者见到杨永军时,他正坐在书桌前练毛笔字。他慢慢从凳子上站起来,向王云兰展示着刚写好的一页毛笔字。然而,在来到康复托养中心之前,一个简单的站立动作,对杨永军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如今,不论是王万军,还是杨永军,他们都期待着离开康复托养中心,重新回归社会。
据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突出困难,省残联确定在8个县区开展城镇和农村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试点工作,实施常态跟进督导,有效解决了800名重度残疾人的照护困难。依托“阳光家园计划”项目,2022年全面实施全省城镇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项目。近三年,甘肃省级财政投入8468万元,发展121个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累计为1.17万残疾人提供了日间生活照料、基本康复训练、文体活动以及辅助性就业等方面的照护服务。
今年,我省将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列为省委、省政府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投入资金600万元,计划在全省现有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中筛选20个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优化完善设施设备、服务功能、服务项目等标准条件,创建省级示范中心,实现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省级示范中心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