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王萍
产业基地蓬勃发展,务工群众干劲十足;农家小院幽雅别致,乡间道路干净整洁;幸福互助院里,老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时下,走进金塔县各乡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呈现出一派产业兴旺、村容整洁、生活温馨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金塔县抢抓政策机遇,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科学布局、系统谋划,按照“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整村整社搬迁、分步有序推进”思路,持续改善广大群众生活品质。
搬得出
在金塔县中东镇团结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一期安置区,一栋栋崭新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乡间道路两旁鲜花绽放,果蔬飘香,一栋栋乡村建筑独具特色,村民三三两两,在广场上健身、聊天……
“以前住的土坯房子,一下大雨就担心房子漏雨。”中东镇团结村副主任张世智说,现在的住房一砖到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大家不再为下大雨房屋漏水发愁。
今年,村民李淑霞一家从土坯房搬到安置点,住进了宽敞、安全、漂亮的砖混结构新房子。“党的政策真是好,现在住得好,走得稳。”李淑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开展以来,金塔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尊重各镇群众意愿,合理确定搬迁方式,扎实做好产业配套,算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账”、生产生活改善“民生账”、治理搬迁效益“经济账”、乡村振兴发展“长远账”,努力把这项民生工程做成百姓的“民心工程”。
稳得住
走进金塔县大庄子镇双新村的互助幸福院,院内干净整洁,欢笑声不断。餐厅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享受着幸福时光。“有了互助幸福院,我们在这里互相帮助、互相照顾。闲余时间还可以下棋、打牌、健身,日子别提多美了。”说起在互助幸福院的生活,79岁的张学亮老人脸上挂满了笑容。
小饭碗里“盛”着大民生。近年来,随着村里高龄、独居、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双新村在安置点就近修建了互助幸福院。同时,在互助幸福院里设置老年餐厅、娱乐休闲等基本设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稳得住,完善配套设施是关键。金塔县按照房屋集中建设、设施集中配套、服务集中完善、群众集中安置的“四个集中”思路,配套水、电、路、绿、污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污水处理站、互助幸福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极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能致富
金秋时节,金塔大地瓜果飘香。
在金塔县古城乡古城新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周围,成片分布的瓜田里,瓜藤交错,一个个蜜瓜圆润饱满,村民们正忙着挑选、装车……
“今年我种了20多亩蜜瓜,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收入相当可观。”搬到安置点后,古城村村民王发友一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住上了新房子,买了小汽车,置办了新家电,日子过得很幸福。
依靠蜜瓜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和王发友一样,过上了甜蜜生活。变化肉眼可见,感受真真切切。古城乡按照“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发展思路,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瞄准市场需求,规划建设了千亩连体拱棚蜜瓜产业园,为群众增收致富打好基础。如今,蜜瓜产业成为古城乡古城村的特色产业之一,“蜜瓜甜、瓜农富、村庄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被描绘得愈发精彩。
稳得住,还要能致富。金塔县立足资源特点,实施好搬迁后续产业扶持,围绕“稳得住,能致富”这道“加试题”,大力发展现代制种、高效瓜菜、绿色肉羊、中药材、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努力让农民搬进新房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目前,金塔县发展高效瓜菜25万亩,特色制种14.35万亩,落实日光温室1290亩,新建钢架拱棚4453亩,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290.26万头(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76元。
2024年,金塔县荣获“全国强村富民兴县活动先行示范县”称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和美乡村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这已成为金塔县干部群众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