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云祥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以下简称“景电工程”)建设前景泰川的真实写照。
景电工程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甘宁及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半个多世纪以来,景电工程累计提水166亿立方米,是灌区内60余万人的重要水源。如今的景泰川,不仅成为甘肃粮食主要生产地之一,气候生态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发展的局面。
三次跨越:黄河润泽景泰川
早在1965年,景泰县48万亩耕地上,仅有1万亩左右的河滩水浇地,全县大部分耕地是砂田,亩产多则上百斤,少则几十斤,遇到大旱则颗粒无收。
为了让干旱的景泰川用上黄河水,景电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开工建设,到1971年10月建成通水。一期工程建成泵站13座,总扬程472米。随着一期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景泰川首次用上了黄河水,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看着黄河没水喝”的难题。
景电一期工程效益十分明显,不但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饮水难题,同时提高了灌区粮食产量。“为了充分发挥效益,1984年7月景电二期工程开工建设,1987年11月建成使用。景电二期工程建成泵站30座,总扬程713米,年提水量2.66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9.25万千瓦。工程更新改造后,实际灌溉面积81万亩。”景电工程管理中心灌溉处处长闫沛中说。
到1995年11月,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开工建设,2000年10月建成使用,2001年3月开始向民勤调水,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年调水量近1亿立方米,国家投资3.0159亿元,折算恢复灌溉面积36万亩。从2014年开始,景电二期向新增灌区古浪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供水,扩灌面积12.46万亩,保证了祁连山区6.24万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效益明显:林茂粮丰米粮川
景电工程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把曾经干旱少雨的景泰川,变成了如今林茂粮丰的米粮川,灌区灌溉面积达到150万亩,成为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了解到,景电二期工程平田整地、渠系配套、植树造林等10多项田间工程,获得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援助,质量效益得到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国家多部委的充分肯定。如今的灌区,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据景电工程管理中心灌溉处副处长李峰生介绍,景电工程辐射区域约1000平方公里,灌区安置甘、内蒙古两省(区)景泰、古浪、会宁、东乡、天祝、永靖、左旗等7县(旗)移民近60万人,彻底告别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景电工程的建成使用,使百万亩灌区与十余万亩三北防护林带连成一片,成功阻止了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合龙。
记者通过景电工程上水前后的气象资料对比发现,景泰灌区年平均降水量由工程前的185毫米,增加到现在的241毫米,相对湿度由46%增加到48%,平均风速由3.5米/秒降低到现在的2.4米/秒,8级以上大风天数由29天减为2天,年蒸发量由3390毫米降低到2361毫米,灌区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
保卫民勤沙漠绿洲,是景电工程建设的历史使命。自工程建成以来,景电工程累计向民勤调水20.02亿立方米,使干涸了半个世纪的民勤青土湖重现碧波,地下水位由2007年的4.02米回升到现在的2.87米,水域面积由2010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27.65平方公里。
如今的景泰川,风沙明显减少,大地披绿,庄稼连年丰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质增效:灌区发展有实力
景电一期工程全面发挥效益后,上世纪80年代开工建设的景电二期工程,是甘肃省续建的大型黄河提灌工程。工程建成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防止腾格里沙漠南侵、实现黄河向内陆河石羊河流域跨流域调水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是《甘肃省水安全保障规划》《甘肃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工程,批复工程投资7.63亿元。省景电水资源利用中心工程处处长王富建介绍,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通过对景电二期总干渠、民调干渠“卡脖子”段及老化破损严重渠段进行改造,有效恢复和提高渠道的过流能力,巩固和提高工程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保障景电二期工程体系安全运行和区域水安全,在确保工程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向石羊河流域供水,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效,助推黄花滩移民区高质量发展,为灌区发展和流域生态安全提供坚实水资源保障。
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恢复和改善工程过流能力,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工程灌溉、生态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对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流域生态恢复,助推灌区农业稳产增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