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文都
今年以来,天水麻辣烫火爆全网,凭借一碗红彤彤的油泼辣子、挂满汁水的土豆粉,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奔赴天水“打卡”。天水火爆“出圈”的背后,是这座古城的文化沉淀和力量积蓄,是广大党员干部紧抓机遇、尽心尽责履职担当的“实干”力量。
面对突然的“爆火”,天水开通“麻辣烫公交专线”、各景点为外地游客送上景区门票、市民自发免费接送游客……一波接一波的宠粉模式,正是天水广大党员干部“出彩出众”的务实之举、奉献之情。
“天水麻辣烫不仅带火了旅游,还拉动了住宿餐饮、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的提速发展,起到了‘一业兴、多业旺’的带动效应。”天水一名乡镇干部说,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年轻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就要多到田间地头察民情、听民言,在群众的“辣”语中掌握群众所需所盼,用实干和担当奏响服务群众的“交响乐”,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唱响群众满意“好声音”。
今年,天水市纪委监委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与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及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结合起来,锲而不舍强化作风建设,积极拓宽信访渠道、及时核查问题线索、精准纠治突出问题,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切实以能力作风之“变”促进敢作善为,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紧盯违背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盲目决策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新形象”等问题,全市累计排查各类重点项目7126个,起底信访件10件、问题线索10件,严防政绩观异化、偏差;紧盯文山会海、督查过多过繁、“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督促全市各级行业部门履行职责,查找本领域、本行业、本系统突出问题,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35件373人,处分168人;紧盯“官本位”“庸懒散”“七不为”等问题,常态化采取“四不两直”和明察暗访形式开展督查三轮次,督查市直部门单位66个、基层单位13个,下发通报1期,批评教育15人,谈话4人,责令检查29人,完善制度5项,倒逼干部担当作为;紧盯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惠民补贴、医疗医保领域、公益性岗位管理等方面问题,强化监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解决民生痛点难点问题,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09件473人,处分227人。
干部能力作风之变提振了干事创业劲头,靶向发力监督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也取得新成果。今年,天水市纪委监委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深入开展“政策落实清障”“涉企服务清梗”“行政审批清阻”“监管执法清污”“政商关系清风”等专项监督,加大“天水麻辣烫”服务保障力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及时妥善解决有关问题28个。
天水麻辣烫火了,背后折射出的是天水市注重源头治理,既针对突出问题治标,又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治本,动真碰硬、真抓实干的作风和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