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背猴” 鲜为人知的崇信婚俗

抢灯 闫和平 摄

新媳妇和新女婿穿灯捻子 富强 摄

□ 杜旭元

“点灯背猴”,是崇信县传承已久的民俗和婚俗活动,它是芮鞫乃至公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崇信各乡村都有点灯背猴活动,其讲究是:年前(腊月三十之前)结婚的新媳妇,这天要回娘家来“点灯”。其寓意是:点燃生命之火,以及禳灾、祛病、祈年、祈福、团圆、保佑安康等。灯的数目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是女方娘家长辈年龄的总和,比如:爷爷奶奶加上爸爸妈妈的年龄数,就等于要做的灯数。

与此同时,新女婿也要来岳母家,背回用酒谷面做的,象征“香火”与“子嗣”的“猴”。因为,古人认为猴是人类的先祖;“猴”身上的10盏灯代表着人的“三魂七魄”,也代表天上的“福禄寿”三星和“北斗”七星。把“猴”背回去后,要供在灶台前,上香、烧裱、磕头,并再次把“猴”身上所有的灯点燃,其寓意不言而喻。

男方家除了要背回一个“猴”,还要背回20个没点的灯,要在灶前“倒灯”,就是把它们一一点燃,一片红红火火,灯火通明的样子。20个灯,代表着一个女子在娘家20年的成长过程,被背回点燃,预示着她从此要和这家人相濡以沫,成为一家人了。

对猴的崇拜和对点灯的信仰,流传已久,也是很庄重的一件事情。因为,在当地的礼仪中,凡事都以娘舅家为大、为上。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家长里短,首先都要请娘舅的人来家做客、说话、判断。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请客”不到,不开席的习惯。

这就是点灯和背“猴”的缘由及仪程。

追根溯源·灯

文明始于光和火。盘古开天地,打开了混沌,让天光进来,生命开始萌发。人类从直立行走,到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有别于其他动物。而燧人氏钻木取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他们将火用于取暖、熟食、御兽、照明等,所以,由光至火,再由火至烛,直到灯。

而灯,又随着人类的进步,从最初的泥灯、石灯、面灯、铜灯、玉灯、瓷灯发展到了燃油灯,再到今天的汽灯、电灯、太阳能灯。

火与灯是分不开的,它们都是文明的源头,是先祖的崇拜之物。灯与灯字的起源,据考古发现和一些传世物品所证,始于西周,那时候就出现了文字及器具。灯的雏形是“烛”,最早是由一种易燃物制成的火把之类。而“镫”和“登”在商周时期通用。除一些出土的铜豆形灯(也称烛豆)外,《楚辞·招魂》篇中也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载。《尔雅·释器》中更有“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的描述。《礼记·祭统》也云:“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当时人们用豆脂作为燃料,放在石质或陶质的器皿里,然后再放上一条灯芯,即可点燃。真正意义上的油灯就此诞生了。

我们今天说的,就是其中的面灯,中古时期的产物。

猴崇拜

在描述华夏文明特色与成因,或文明起源和发展时,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那就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猴崇拜现象。从史前文物,特别是良渚文化玉器来看,猴崇拜是真实存在的。因为猴是古人心目中“神”的最早形象。他们是把猴作为天神的形象、战神的化身和祖先模样理解的。它的出现甚至要比豕、龙、犬等其他动物图腾产生得更早。再看“神”的本字,就是“申”,即指猴子。而且,这一词语来自古代突厥语。

“猴为人祖”的传说,比比皆是。《山海经》中载:“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可见举父(即夸父)的形象实乃猴子。古吐蕃王在《西藏王统记》中载,其先祖系狲猴所变。羌族神话《木姐珠和冉必娃》所云:冉必娃用火烧掉全身猴毛,成了美男子。《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就是猴形象的光辉代表。宋代《太平广记》描绘无支祁:“善应对语言……形若猿猴……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蹲疾奔。”与孙悟空的武艺本领高度相似。

在很多古老文明中都有猴图腾。如贺兰山阴山岩画、景泰县彭家峡发现的岩画都出现了猴脸图案。这些岩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人面岩画”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太阳神”崖刻,有学者认为,它并不是什么太阳神,而是古人刻画的猴子!之外,还有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发现的几件陶土猴面坠饰,大溪文化的其他遗址也发现了一些猴形艺术器具等。

流传于崇信民间的点灯背猴也不止百年、千年。以笔者点灯背猴传承人的身份为证: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就一直有点灯背猴的习俗,那时都是老奶奶捏猴的。而我现在已经60多岁,我经见的点灯背猴习俗少说也有半个世纪了。在我父亲小的时候,我爷爷小的时候,村里就已经有了点灯背猴的习俗。不难看出,村里的点灯背猴习俗从老祖先传承至今,至少也有几百年历史了。

所以,点灯背猴的仪程和意义,是老辈人口口相传、亲手示范的,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过去是那样,现在还是那样。只是现在年轻人不看重这个,所以会这个和知道的人是越来越少,流传的范围也越来越小。

它就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公刘文化、芮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具体内容和古老做法,就是一种对古老伦理和原始孝道的最具体的阐释。说它是文化,因为它不是单一地点灯,也不是单一地背“猴”,更不是单一地过元宵节。它里面包含着寻根溯源,对五谷的敬仰、对先祖(猴)的崇拜。还包含种植、加工,以及工艺、美术、节气、节庆、祭祀、礼仪、天文历法等元素,也有剪纸(猴肚兜)、生肖搭配、燃油熬制、点灯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经验与技术。从活动的形式和流程看,无疑是农耕文化的一部分。

就从点灯背猴的寓意看,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再是祈福禳灾、迎喜纳福、预防疾病、庆祝团圆等。就日期而言,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做灯、观灯。元含有开始、圆满、上上之意;霄,则是夜、天空、正月十五之夜。

古人把点灯和背猴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香火传承的表现,即女方家点、男方家接,你迎我送的灯火传递过程。

灯与猴的制作工艺和点灯背猴程序

据传,点灯背猴发源于西汉,流行于西北,如今在崇信县大部分乡镇仍较好传承着这一民俗。其制作工艺和活动过程如下:

1.种谷:做灯做猴的面粉,是酒谷面。为了使面坨不软、不硬、不干、不裂、不掉渣,做成后坐姿不变,还要掺四分之一左右的小麦面。

在当地,把谷子分为饭谷和酒谷。饭谷长得秆高穗大,产量高,谷穗成熟后呈浅黄色。酒谷秆低,穗细,产量小,成熟后谷穗现紫红色。嫁姑娘的人家,会在女儿出嫁之前,就把酒谷种下,到时再碾米磨面。

2.烫面:要在正月十四的傍晚进行。把谷面和麦面放在盆子里,浇上开水,用筷子或擀面杖搅拌成硬糊状,尽量干硬些。麦面也不能掺得多,多了不易成型,少了会粗糙干裂。然后将烫好的面捏成窝头状,上屉蒸熟,再揉到一起,切成坨儿,再次蒸沱,使面柔软,有粘性。

第二天一早,再蒸、再揉,保证面坨光洁,方可做灯做猴。

3.捏灯:捏灯需五六个或七八个会捏灯的妇女。第一步,揉面。将沱好的面团揉光揉圆。做灯的面揉成圆柱形的长条,与要做的灯一样粗细,然后用刀切成短截,蘸上清油,开始捏灯。灯的花样大小,由捏灯者的喜好和手艺决定,也可做些生肖型、瓜果蔬菜型、麦摞鱼虫型。

做的时候要抹上清油,以保持光洁,做好后插上灯捻,滴上清油。

4.捏猴:可根据主家的要求,决定做猴的大小。也因手法和理解的不同,做出的猴体态各异。

猴的装饰有剪猴毛,装眼珠,开嘴巴,透耳朵,透鼻孔,牙手指、脚趾,抱小猴(婚前生或怀有身孕),穿肚兜儿,贴眼圈,贴嘴唇,粘舌头,猴头顶上捏灯,配猴座(猴身座下一般为当年的生肖动物、鱼儿、莲花、麦草摞等)。猴身上还要佩戴小灯10盏:猴头上捏1盏,猴座下的动物头上捏1盏;两肩侧各1盏(要做的小巧玲珑,大小一致,用竹签别上);后背上1盏,双手在胸前捧1盏,坐着的两膝盖上各1盏,平放着的两个脚面上各安1盏。

做灯做猴的时候,要不时地往上面抹油,以致表面精细光亮。做成后穿灯捻儿,滴上清油。

5.摆灯:天快黑时,众人一起,将一个方桌摆在院子中央,上面放一个小炕桌,炕桌上扣一个木升子,形成一个三层高台。最高的升子上是专门搁猴的,下面的两层摆灯,要将灯整齐地摆好,左右成行。

6.点灯:新女婿先点燃猴身上的灯,然后其他人一起点下面的灯。点灯的材料也是专门准备的,第一选材是山上一种叫猫眼光棍的灌木枝(紫荆花枝)做的,将此物砍回,趁湿用斧子砸成麻匹状,然后晒干保存。第二种是麻芊儿,用剥了麻的秆儿做的。

灯点齐后,新女婿要在方桌的四面磕头、“叫钱粮”。四个桌角上都压有“喜钱”。叩拜完后,新女婿先端猴,其他人抢灯。

7.庆祝:灯点毕,放花炮,有的地方还耍社火,之后亲朋一起喝酒庆祝。

8.倒灯:灯一点完,新女婿、新媳妇即背猴回家,还要带上没有点的20个灯回去在灶前倒灯。把这些灯在锅台上摆好,上香、烧裱、磕头,然后将这些灯点燃,同时也要把猴身上的灯再次点燃。这就意味着把香火和生活从女方家背回来了,也倒过来了。

第二天一早,灯自然熄灭。男方家把灯捻拔掉,把这些做猴做灯的面揉在一起,抹上油,撒上荏末、辣椒面、食盐等,擀成甜卷儿,自己吃或赠邻居。自此,点灯背猴程序全部完成。

猴灯文化

十年前,笔者参与非遗普查时得知,崇信各乡镇几乎都保留着点灯背猴的习俗,尤其是汭河以南的村社。这种婚俗活动,已深深地扎根在了当地的老百姓的心中。

2009年,崇信的点灯背猴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很独特的地方文化,即芮鞫文化、公刘文化的一部分。但笔者认为:它不仅是一种地方文化,还是农耕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们暂且把它定义为“猴灯文化”吧!

--> 2024-07-18 4 4 甘肃经济日报 c172338.html 1 “点灯背猴” 鲜为人知的崇信婚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