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会宁:避险搬迁圆群众幸福安居梦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盛夏时节,记者随白银市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会宁县党家岘乡党家岘村的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红瓦砖墙的新居错落有致,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口,庭院前繁花似锦,凉亭悠然矗立,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乡村美景跃然眼前。

踏入村民王小霞的新家,窗明几净,家具一应俱全,家人围坐一堂,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房子总价19.5万元,11万元政府补助,5万元贴息贷款,我花3万多元就住进宽敞的新房了。”王小霞欣喜地说。

作为易地搬迁政策的直接受益者,王小霞一家在去年11月告别了党家岘乡砖井村山大沟深、隐患重重的旧居,迎来了一个安全、便捷、充满希望的全新生活环境。

“以前,我们家的房子依山而建,每逢下雨总是提心吊胆,生怕山体滑坡带来灾难。孩子们上学要走山路,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我们不得不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王小霞回忆着往昔的艰辛。

然而,这些困难与不便都已成为过去。如今,王小霞一家住进了安全无忧的新居,孩子们也享受到了就近上学的便利,步行十分钟即可抵达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便利与安心,王小霞也在附近的合作社找到了工作,家庭收入增加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与王小霞一样,72岁的张治忠老人也深切感受到了搬迁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前,老伴身体不好,经常需要去医院,但一到雨天路滑,出行就成了大问题。”他感慨地说,现在好了,医院就在附近,步行几分钟就能到,看病再也不难了。

王小霞和张治忠只是众多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受益群众中的典型代表。党家岘乡副乡长何相弘告诉记者,党家岘村安置点共安置搬迁群众31户。该搬迁安置点按照“四避开(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涝灾害威胁区、生态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四靠近(靠近县城、小城镇、产业园区和中心村)、四达到(达到产业能升值、增收有保障、基础配套强、公共服务好)”的要求建设。

安置点的房屋设计科学合理,每套均包含主房两间、厨房和侧房两间、洗澡间一间,建筑面积达120平方米,并配套有围墙、水窖、灶台、化粪池等附属设施,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迅速融入并享受现代化生活。得益于高比例的财政补助和贴息贷款支持,农户自筹资金压力大大减轻,搬迁积极性高涨。

自2022年全省启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以来,会宁县积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的总体目标,坚持“产业保收入、搬迁保安全”的总体思路,精准认定搬迁范围及对象,合理确定安置方式。通过就近集中安置和进城入园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既保障了搬迁群众的安全,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会宁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周亚玲介绍:“在安置点建设过程中,县上充分考虑搬迁对象的产业现状、搬迁意愿和经济承载能力等因素,在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较为完善的地方进行建设。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保留了乡村的原始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化的生活元素。”

为了拓宽搬迁群众的收入来源,会宁县出台奖补资金支持政策,整合可用资源,大力引进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的产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带动,发展壮大集中安置点产业规模,扶持带动搬迁群众继续发展原有主导产业,稳定解决了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近年来,会宁县在生态避险搬迁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22年至2024年,该县在多个乡镇建成了多个安置点,累计安置搬迁对象上千户。

未来,会宁县将继续深化生态避险搬迁工作,不断完善基础配套,优化搬迁安置区的居住环境,努力打造更多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典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更多的搬迁群众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 2024-07-15 4 4 甘肃经济日报 c170461.html 1 会宁:避险搬迁圆群众幸福安居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