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遇见一条河

□ 杨柳

来到渭源县城之后,我无数次地沿河行走,但大多是在晚上。在公园的广场,和我曾经的学生一起健身结束,返回途中,像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一样,沿溪行。其实那时时辰尚早,大致晚上八点半左右,真正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许多城市因河出名,也以河为傲,比如兰州,黄河总是那么忠于职守,穿城而过,让古老的黄河水车、羊皮筏子赋予新的生命,有了新的价值,黄河铁桥,沿河景区,黄河母亲雕塑……让一个城市的美,和一条河紧紧相连。

清源河也如此这般,在渭源境内汩汩流淌,日夜不息。将县城一分为二,颇有黄河与兰州的味道,而且,它们的河水也都是浑浊的土黄色。

黄河的上游其实是很清澈的,当它流经黄土高原,因为黄土高坡的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导致大量泥沙裹入河中,于是,才有了中、下游河水的泥沙含量剧增,河水逐渐浑浊,也导致了一个地理学上的奇观——地上河,又称之为地上悬河。诗仙李白有句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不知指的是它的发源地,还是那种独特的地理奇观。

清源河的上游之水也是很清澈的,一条潺潺的山溪,穿越狭长的山谷,漫步而来,流经一个个村庄,穿过县城,汇入渭河,是渭河的支流。而渭河又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们一衣带水,沾亲带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不知道清源河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浑浊,有时候途经某段路程,还会闻见一股强烈的恶臭,大概是沿河的住户将地下的脏水排入河道中了吧,反正,每次经过那段河道,我都会皱眉掩鼻,加快步伐,可以描述为狼狈而逃。

清源河除了一座跨河而卧的木质拱桥——灞陵桥之外,还有许多长相各异的古老树种——左公柳。桥已经很古老了,老得让人忘了来自哪朝哪代,只记得它是渭源的名胜古迹,有很长的历史。灞陵桥造型精美、奇特,像一道雨后的彩虹横卧河上。更妙的是,桥的材质全部是木头,用古老的技艺修建而成,没有一丝一毫现代建筑的特有元素。它匠心独运,后人难以模仿,更无法超越,让人叹为观止。

几排左公柳气宇轩昂地守在灞陵桥附近的河岸。有的俯卧河面,像在日夜倾听河水的叮咛;有的半道分杈,长成粗壮的枝干,大有三国鼎立之势;有的虎背熊腰,要用两三个人的接力才能完成合围……它们肤色粗沥,虬枝苍劲,有着古老沧桑的姿容。据说是晚清名将左宗棠西征新疆,收复失地之时,因沿途气候干燥,树木稀少,感觉体力不支,加之稠浓的思乡之情,命令士兵一路栽植而成。它们生机勃勃,献出一片生命的绿色;它们默默值守,像英勇的士兵,守护这片古老的土地。栽种它们的人们早已归去,或者永远留下,但英雄的精神长存——静静戍边,坚贞不屈,岁岁年年,逢春奉碧。晚风习习,河边几棵柳,遥寄相思意。

入夜的渭源就是一片灯的海洋,各种颜色的彩灯装饰着夜幕下的大地。火树银花,霓虹变幻。不必说林立一片的高楼,不必说热闹非凡的公园、广场,也不必说遥遥登远的君山,单说这清源河上的桥之景观,就让人目不暇接,连连称赞。无论是河的主角——灞陵桥,还是离它不远的大理石桥——景观桥,还有灞陵桥西边的大平桥,以及更远一些的红桥……无不缀满华灯,各式各样,五彩缤纷,加之沿河两岸安装的宝石般的彩灯,简直是灯的天堂。让人怀疑自己是否徜徉星空,想起郭沬若的《天上的街市》。是身处人间仙境,还是置身天堂人间,恍恍惚惚,如梦如幻。不觉又想起《清明上河图》,一股人间烟火之气迎面袭来,颇感人间安宁,人民幸福。

不由思念起故乡的那条小河。它清澈,实用,小得连一个名字都没有,人们只叫它河湾。是啊,它弯弯曲曲,来自遥远的山中,又奔向重重叠叠的远山……它发源何地,要流向哪里,谁也不知道,也不想费尽心思去考证。人们在河中洗衣、洗菜,给牲畜饮水,随便在沙滩上挖一个坑,就成了挑水的清泉。我们在河中嬉戏,捡石子,摸小鱼,在岸边折野花……冬天,我们在冻结的河面上滑冰,溜冰车。人们选一处佳地,将冰面凿个洞,便成了一池新的泉眼……它流经我的童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也流经了乡亲们的年轮、生命……

总觉得,如果一个地方没有河,就少了一份灵气。就像在荒凉的沙漠,有了河流或者湖泊,才有了生命,有了让人赖以生存的沙漠绿洲。水,是生命之源,河,是大地的脉搏。

让我们庆幸遇见一条河吧,虽然它已经浑浊。但作为河,它已经值得骄傲的了。它拥有光荣的历史,长长的未来;它造就了价值,承接着现在。它让一方平凡的人间小城,化作一个璀璨的水上王国。

突然想:如果没有瓦尔登湖,那么大自然的挚友——梭罗,还会一个人依湖而居,坚守那么长的孤寂岁月吗?

--> 2023-04-04 □ 杨柳 4 4 甘肃经济日报 c77546.html 1 遇见一条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