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逐梦田畴织锦绣

——会宁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祁玉洁 通讯员 魏永刚

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尽情地在会师大地上铺展。

展开这张融合万千气象的时代画卷,会宁县以“一带五色·多彩会宁”建设为目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育特色:乡村产业蓬勃兴旺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李生毅的蔬菜大棚,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李生毅笑着说:“自从种植蔬菜大棚,村民一年四季可以挣上钱。”这些年靠着勤劳苦干,李生毅一家从填饱肚子、住上新房再到手里有了多余的存款……他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近年来,会宁县立足资源优势,做强肉牛、肉羊、蔬菜等支柱产业,做大中药材、小杂粮、砂田瓜、亚麻等特色产业,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县“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分别达到23.82万头、254万只、17.51万亩、5.22万亩、89.14万亩、4.34万亩、22.02万亩。

靓外装:美丽乡村宜居宜游

走进会宁县红军村,乡间道路交错纵横,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美丽景致让人流连忘返。

“以前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污水横流,这些年会宁县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村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未来也越来越有盼头了。”红军村村民李莉娟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会宁县深入开展“一推进四提升”行动,累计完成149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打造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26个。新改建2万座卫生厕所,完成146户563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清理废旧农膜512吨,整治禽畜养殖粪污3799吨,处理利用尾菜3.63万吨。去年会宁县先后成功入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登“全国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榜单,创建谢埂村、杨集村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和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

拂新风:乡村文化润民心田

春风化雨时,花开遍地香。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塑魂”。

近年来,会宁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用身边鲜活的典范和生动的事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在会宁县新添堡道口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规民约示范牌醒目地镶嵌在村民文化广场,独特的乡风文明气息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在红堡子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罗媛和她的姐妹们用平时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攒下的积分,在超市里兑换着心仪的物品。虽然兑换的物品不多,但大家却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一种鼓励,更是对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肯定。

把乡风文明理念坚持不懈地融入乡村振兴中,以乡风文明促规范提升、用乡风文明谋幸福跨越,全力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村庄,着力提升“魅力”颜值。

如今,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处处朝气蓬勃、风景正好,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会师大地广袤沃野上波澜壮阔地展开。

--> 2023-04-04 ——会宁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4 4 甘肃经济日报 c77517.html 1 逐梦田畴织锦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