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陇南:下好生态“先手棋”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通讯员 王芳

近日,在第八届中国绿色发展论坛上,陇南市获评“2022年乡村振兴绿色实践优秀城市”。

荣誉的背后,是陇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不懈追求和精心呵护。近年来,陇南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动“三个转化”,统筹推动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旅康养均衡发展,全市综合实力、基础设施、城乡面貌、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实现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生态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换道超车,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陇南山大沟深、耕地零碎,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农业都不具备优势。这种现状曾经长期困扰着陇南的发展,让陇南强烈地意识到,只有守住生态底线,才能通往“金山银山”。陇南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陇南”目标定位,发挥优势,通过“换道超车”,走绿色生态崛起之路,厚植绿色发展基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把劣势转化为乡村生态振兴的优势。

在绿色实践中,陇南像保护眼睛一样呵护绿水青山,把“三线一单”作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1+10”组织体系。与此同时,陇南坚持把绿色理念贯穿城乡建设的全过程,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全力构建多层次绿色化城市空间结构,打造“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绿色宜居城市。

数据显示,目前陇南绿色森林面积达177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78%,高于全国19.74个百分点,是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2天。

颜值转化,释放绿色发展红利

产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陇南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基于此,近年来,陇南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两山理论”,打造绿色发展高地,致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构建生态经济产业体系,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把陇南靓丽的乡村“颜值”转化为增加群众收入的“产值”。

走进西和县石峡镇高河村王如叶的菌菇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朵朵平菇从菌棒两端冒出来,像花朵一样簇拥在一起,鲜嫩肥硕,长势喜人。

王如叶说:“今年已经是我种植平菇的第15个年头。我只种了两三个棚,一年的纯收入能达到6万元。”

在王如叶看来,这一朵朵平菇,就是一天天红红火火的日子。发展菌菇产业只是陇南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生动缩影之一,也是“两山”理念在陇南生根发芽的一个缩影。

陇南市依托生态资源禀赋,选择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市场相对稳定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苹果、茶叶、苗木等区域优势产业,建设了一批绿色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和示范点,同时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规模,初步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一县一园、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绿色经济发展效益。

基于优良的生态、产业等资源禀赋和多年发展凝聚的基石,陇南市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提升拓展文化旅游康养基地,谋划文旅康养项目,提升打造文旅康养特色商品。目前,陇南已逐步开启了发展文旅康养的生动实践,凝聚了广泛的文旅康养发展共识。

据了解,2021年,陇南市完成生态产业增加值141.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8.1%。(转2版)

--> 2022-11-17 4 4 甘肃经济日报 c50481.html 1 陇南:下好生态“先手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