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苏海琴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体系 老百姓“病有所医”
在临洮县龙门镇蔡家庄村,刚做完检查的蔡启雄拉着村医邱建录的手说:“都是老毛病了,让你一趟一趟跑,真麻烦你了。”作为蔡家庄村村医的邱建录,背着医药箱走村串户,为全村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随访。
“现在村卫生室的条件好多了,一般的头疼脑热去村卫生室就能看好,方便又经济。”蔡家庄村村民说。
近三年来,临洮县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急需紧缺人才108名,其中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选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72名,公开招聘全科特岗医生6名,322个行政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达到了全覆盖。
同样,临夏州积石山县癿藏中心卫生院,门诊楼、住院楼、中医馆一应俱全,改造提升后的中医馆内,不少附近村社的慢病患者正在接受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
“我腿疼,就过来做针灸和电烤,感觉效果很好,我已经治疗了十多天。卫生院变化很大,医生服务态度好,我们现在看病很方便。”一位正在接受治疗的村民说。
在“家门口就医”,越来越多群众享受到了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近年来,甘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有所提升,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4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省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1.42%。到2021年底,全省实现“50+N”常见普通病患者90%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目标。
目前,全省234家医疗机构实现临床检验结果互认,252家实现超声检查结果互认,176家实现放射影像检查结果互认。2021年以来,每年至少可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2亿元。
强基层、补短板,大病不出县
近日,在临洮县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中心,一位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心衰Ⅳ级并呼衰的27岁孕妇,通过绿色急救通道,在抵达医院四个多小时后顺利产下一名健康婴儿,母女平安。从2018年开始,临洮县人民医院逐步建成了胸痛、卒中、创伤、新生儿救治和孕产妇救治等5个医学救治中心,并引进多项新技术,提高了患者救治成功率。
临洮县积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两所县级医院与18所乡镇卫生院之间建成了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实现了县域检验、心电、影像中心等5个区域医学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互联互通全覆盖。
如今,临洮县县级分级诊疗病种数均达到250种以上,乡镇卫生院均达到50种以上,30种大病80%以上都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诊治,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目前,全省乡镇卫生院能够诊治的病种从平均不到20种增加到50-100种,县级医院从不到100种增加到250种以上;全省县外转诊率从25.5%下降到10.8%,县外医保基金支出占比从52%下降到22.3%。“分级诊疗甘肃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
近年来,甘肃在推动医改方面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10.67/10万,婴儿死亡率2.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5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创造了甘肃省历史最低水平。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下降至28.91%(2020年),为近10年来最低水平。2021年全省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226.3元,人均住院费用7198.2元,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甘肃加快医学高地建设,吸引全国最优医疗资源落户甘肃,甘肃省肿瘤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建中大肿瘤甘肃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省中心医院)与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共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张掖市、天水市和庆阳市布局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高位推动优质中医资源扩容提质
近年来,甘肃擦亮中医药这块招牌,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介绍,甘肃结合地区发病特点和人群分布特点,依托中医医疗水平高、区域影响力大、发展积极性高的中医医院,分批次在省级中医医疗机构、河西片区、陇中片区、陇东南片区、民族地区遴选建设了11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3个中医康复中心、2个中医治未病中心和49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
在此基础上,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制订了“三中心一专科”建设标准,包括基本条件、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创新引领、科研教学、组织管理等内容,着力将“三中心一专科”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健全、医疗技术领先、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创新能力较强、能够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科室,以充分体现中医中药的内在价值。
在抗疫实践中,甘肃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建立中西医融合救治机制,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建立了推进台账,压实省、市、县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定点医院、隔离点、配送单位责任,保证中医药能服务到位。在预防、治疗、康复各个阶段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