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甘肃:交通建设铸就十年发展幸福路

王夏高速大夏河特大桥。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谢世军 摄

今年通车运营的G341线二车一级公路是打通甘肃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又一条重要通道。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张宾 摄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马琼晖 邓倩 苟军秀

百业勃兴,交通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交通运输部门迎难而上,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投入,交通基础得到不断巩固,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年来,全省公路网里程累计增长超2.5万公里,总里程超15万公里,实现71个县高速公路通达。

十年来,甘肃交通运输行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目标任务,牢记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职责使命,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陇原大地东进西出、南拓北展的公路主骨架拔地而起,内畅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愈发完善。

交通投资年均增长率14.8%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加大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投入力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甘肃公路建设里程不断突破,交通运输网络更趋完善,交通枢纽和通道优势更加明显,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交通投资持续加大。十年来,甘肃交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9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4.8%,交通运输成为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其中,2021年全省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984.5亿元,比2012年增长173%。

高速公路不断延伸。建成高速(一级)公路3949公里,新增30个县通高速公路,全省通高速的县区达到71个;高速(一级)公路通车总里程从2012年底的2757公里,达到了2021年底的6706公里,增长了143.2%。2015年底,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全部通了高速公路。

十年来,甘肃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2.5万公里,其中硬化路达9.2万公里,较2012年底增加7万多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于2019年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交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等蓬勃发展,助推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甘肃实施了一大批铁路、民航基础设施项目。十年来,累计建成综合客运枢纽5个、综合货运枢纽2个、地市级客运站16个、县级客运站51个、乡镇汽车站(运输服务站)1070个、建制村停靠站点11541个。金昌、张掖、夏河、成县、张掖丹霞通用机场5个机场相继建成通航,全省民航机场达到9个、通用机场1个,民航市州覆盖率、县级城市单元覆盖率分别达到79%、63%。

同时,甘肃承担了大敦煌交旅融合发展、航空枢纽一体化发展、车路协同创新发展、交通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陇原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5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目前,试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交通通道变经济走廊

十年来,我省与周边省区沟通更加便捷,纵横交错的路网大大缩短了陇原大地的时空距离,畅通了经济发展主动脉,交通通道加速向经济走廊转变,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十年来,甘肃交通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兰州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大力推动河西走廊交通与产业大融合,全力打造陇东南区域能源运输大通道,为全省规划部署的“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战略贡献了交通力量。目前,兰州都市圈1小时通勤(达)网络已覆盖13个县(区),惠及592万名群众,强力支撑了以兰州和兰州新区为中心,以兰白一体化为重点,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的“1小时核心经济圈”。

强化陇东南交通网。甜永、彭大、平天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延安至九寨沟通道实现主体成型,陇东与天水、陇南便捷贯通。以平天、十天、成武等国家高速及平天铁路为主轴,自北向南有效串联银西、西平、宝中、宝兰、陇海、兰渝等铁路和甜永、青兰、彭大、连霍、兰海等高速公路的综合交通架构基本形成,覆盖沿线约800万人口,占区域人口的85%,交通轴线为陇东南经济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铁路、公路、民航构成的横向交通廊道,形成了支撑河西走廊经济带的基础骨架,不仅促进了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交旅融合发展、河西走廊绿色能源与公路运输融合大通道建设,更带动了建材、能源、消费等相关领域和配套产业发展,对增加有效投资、带动群众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黄河流域G1816合作至赛尔龙、S10卓尼至合作等高速公路及兰合铁路的加快建设,交通对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建设支撑作用也将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部门立足公路主业,不断拓展关联产业,初步形成以交旅融合、通道物流、能源建材、交通装备制造、“服务区+”、智慧交通、乡村振兴、其他产业为主体的路衍产业架构,建立起了“一业带动、多业支撑、跨界融合、联动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十年来,全省公路客货运量快速增长,公路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占全社会客运量、货运量的90%、89.6%;新开通兰州至迪拜等国际(地区)航线,新增一批兰州至国内大中城市航线。

紧盯高质量发展,甘肃持续优化客货运服务,优化调整与高铁并行的城际公路客运班线,组建道路运输客运企业联盟开展联程运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定制客运试点省份。其中,兰州市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黄河兰州段水上公交和依水旅游景点水上客运路线顺利开通。

货运方面,甘肃有序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兰州国际港务区、兰州新区空铁海公多式联运项目入选全国示范工程,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被命名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黄河白银四龙至龙湾航运建设二期工程等水运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全省航道通航里程达914公里;邮政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邮政行业业务总量达16.3亿元,入驻快递企业品牌总数达30个。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努力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大件运输许可申请事项整合至省政府“甘快办”,道路运输8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应用范围得到扩大。在4条高速公路推行差异化收费政策,货车通行费实现较大幅度下降,实现货运成本下降和路网通行效能提升,“调流、引流、提效”成效初显。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建勋表示,未来五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将积极推进交通强国甘肃实践,聚焦“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按照“联网、补网、强链”要求,重点实施公路“四通两达一链”工程、水运“客货航道畅通”工程、机场“民用通用齐飞”工程,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2022-10-18 4 4 甘肃经济日报 c45760.html 1 甘肃:交通建设铸就十年发展幸福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