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科技富民之“花”盛开河州大地 2025年01月03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2024年以来,临夏州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助推产业振兴”行动,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一线服务,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取得可喜成绩。

强化安排部署 健全服务体系

临夏州委、州政府立足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制定印发《临夏州2024年千名科技人员助推产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千名科技人员助推产业振兴行动重点任务。组建肉牛、肉羊、玉米(优质饲草)、马铃薯、蔬菜、中药材、耕地质量提升、小麦油菜、食用菌、花椒等10个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服务团队。十大产业技术体系抽调州、县农业科技人员1100人,结对服务新型经营主体316家,建立核心基地13个、示范基地58个、推广基地245个。

一年来,科技人员采用“经营主体点菜、专家下厨”的菜单式服务模式,扎实开展农技服务指导,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机械、新技术,打造了一批农业高产高效示范田,持续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保障。

2024年8月,由临夏州畜牧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慧贤带领的肉羊体系技术团队来到临夏县,对当地肉羊养殖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而细致的技术指导,为临夏县肉羊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临夏州陇昇源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维平说:“千名科技人员助推肉羊产业振兴技术团队多次到我们公司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公司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精细化养殖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临夏州农技中心将三类基地优先放到积石山县,安排13名技术骨干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梅坡村、甘河滩村210个新建日光温室,长期蹲点开展蔬菜种植科技培训、服务指导工作,目前日光温室蔬菜长势良好,已陆续上市,经济效益明显。

设立“农科小院”农业产业提速

去年2月28日,为助力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和农业产业重构工作,省农科院、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临夏州农科院联合成立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积石山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

该研究院由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田青担任院长,并设立粮油、畜牧业、蔬菜、林果、中药材等5个农科小院,组织了58位农业专家与技术人员驻点科技帮扶,推动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积石山农业向现代化和智能化转型。

“在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的指导帮助下,今年的花椒产量非常高,喜获丰收。”积石山县建平花椒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建东谈起科技帮扶,深有感触地说。

李建东种植花椒50亩,是省农科院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业产业重构科技帮扶项目。

据了解,去年该研究院在积石山县已示范推广优良品种45个,应用新技术31项,覆盖土地面积达1600亩。不仅提升了作物产量,也提高了产品质量,使当地的农业生产逐步向精细化、集约化转型。

“在研究院的推动下,积石山县的传统农作物种植结构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和优化。”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像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传统农产品,经过新技术的改良和优化,产量和市场竞争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科技进村示范 产业提质增效

千名科技人员在临夏州播下科技“种子”,河州大地盛开产业之“花”,果实累累。

马铃薯体系围绕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为完成马铃薯亩产较露地种植提高15%的目标,引进示范新品种26个、新技术14项,示范面积1.7万亩,辐射推广面积3.6万亩。在积石山县安集镇、东乡县董岭乡、永靖县小岭乡小岭村的864户农户中,示范推广“一分田工程”,发放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原原种40万粒。在东乡县董岭乡董家沟村,利用“天上水”“老池塘”,示范软体水窖集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了最干旱地区马铃薯缺水减产的问题。种植的冀张薯12号,平均亩产达2446.21公斤,让老池塘派上了新用场,变成了抗旱“金水塘”。

玉米(优质饲草)体系围绕提高玉米良种应用率、机械化生产率、先进技术普及率,示范推广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饲用玉米减穴增株栽培等新技术12项,示范面积6094亩,辐射推广面积1.83万亩。

经测产,积石山县农作物平均增产幅度18%,牛羊养殖效益平均提升18.93%,花椒提质增效16.5%。项目区实现了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生产高效化、技术规范化。

科技人员示范推广干旱山区软体水窖集雨水肥一体化技术、配方肥+水肥一体化、配方肥+有机肥、畜禽粪便发酵还田、温室土壤改良等新技术12项,示范面积8241.95亩,辐射推广面积2.48万亩。项目示范区农作物总增产54.51万公斤,平均亩增产6.88%、增收50元。

临夏州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郭青范介绍说,在品种与技术推广方面,引进示范动植物新品种198个,推广新技术87项,示范面积5.1万亩,辐射推广面积18.285万亩。经测产,农作物平均增产幅度18%,牛羊养殖效益平均提升18.93%,花椒提质增效16.5%,项目区实现了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生产高效化、技术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