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2年03月24日
第01版:头版

保面积稳产量

——甘肃打响粮食丰收保卫战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庄俊康

2022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确保今年粮播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40亿斤以上,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贯彻落实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农业农村厅召开了全省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包抓督导工作动员会,安排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力量压到生产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全力抓好任务落实,确保打赢夺取粮食丰收这场硬仗。

“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

“现在耕地里不能栽树,要种粮食”。眼下,春耕生产在即,在宁县良平镇贾家村,村民贾世贤叫上亲戚朋友,对自家耕地里的3亩多油松进行了清退。贾世贤说,都挖了好几天了,把这些苗木清理掉,准备种点玉米。

同样,在宁县米桥镇安子村,不少占用耕地的苗木已被清空。

“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生追责”。今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最严厉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全省各地迅速行动起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把有限的耕地资源用于粮食生产,真正让“良田”回归“粮田”。

“保障粮播面积和产量比产业扶贫工作任务更重要、更艰巨”。3月10日,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2022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第一轮包抓督导工作会议上,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介绍说,今年继续采取与市州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的办法,压紧压实地方粮食生产责任,全力稳定小麦、玉米种植,在扩大马铃薯和大豆种植的基础上,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万亩,确保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达到81.2万亩,积极扩大春小麦播种面积,确保新增30万亩。

据了解,省农业农村厅包抓督导干部将深入基层督导各地耕地保护政策落实,耕地用途管控,严格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落实到乡到村到地块,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提升地力藏粮于地

春暖花开,大地刚刚解冻,全省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又如火如荼展开。

走进陇中,昔日的陡坡地、扁担田,如今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推动下,变成了一片片平整开阔的山地梯田,蔚为壮观。

站在安定区西巩驿镇南河村山梁上,南河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景银山指着眼前新建成的高标准梯田边比画边介绍,如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面宽度确保在10米以上,打破村社界线、地埂界线,变成“一户一台地”,实现了马铃薯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2019年以来,安定区采取“相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办法,打破乡镇、村社、原地埂界线,对山坡地、撂荒地、中低产梯田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增加粮食产量。

同样,走进河西地区,在高标准农业的带动下,这里大力推行“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的“一户一块田”经营新格局,为土地适度集中培育家庭农场,土地集中流转实行机械化耕种和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管作铁介绍说,我们在建设高标准农业的同时,把高效节水灌溉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要内容,着力配套建设节水、节肥增效明显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保障粮食稳产高产。

近年来,我省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底,全省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31.12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为全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200万吨提供了坚实支撑。

李旺泽介绍,今年我省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进盐碱地开发利用,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和“一企一基地”等经验模式,高质量完成全年3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质量是耕地的“芯片”。近年来,我省创新探索出了“改”“培”“保”“快”四大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年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使全省耕地质量稳中有升,土壤肥力逐步提高。全面普及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面积稳定在5400万亩以上,“十三五”时期,通过耕地质量提升、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的带动,我省耕地质量实现稳中有增。提高了0.5个等级,相等于增加了500万亩耕地产能,为粮食产量突破1200万吨大关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省下达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6亿元,通过深松耕、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种地养地”措施,实现“藏粮于地”。(转2版)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3-24 ——甘肃打响粮食丰收保卫战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305886.html 1 保面积稳产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