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1年10月20日
第01版:头版

通村路 致富路 连心路

——我省实施农村公路示范创建工程纪实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通村公路修的是道路,连的是民心。这条路,改变的不仅仅是山乡群众的出行方式,更影响着乡村群众增收致富的进程。

今年,按照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部署,我省安排新建1万公里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十县百路”示范创建工程,实现约5000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截至目前,1万公里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十县百路”示范创建初见成效,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创建有序开展。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交通出行“老大难”问题,乡村路真正成为了致富路。

“四好农村路” 铺就乡村振兴“坦途”

初秋时节,陇原大地凉意渐增。位于榆中的李家庄田园综合体栖云小镇却十分热闹,高附加值的草莓、圣女果等果蔬在智慧化农业大棚里开花结果,彩虹桥、花海、浮雕等景观缤纷多彩,民俗小吃、露天茶馆、水上火锅等带来别致体验,络绎不绝的游客正置身其中,畅享轻松游乐氛围。

“游客多了,收入肯定不错,我们农户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栖云小镇“民宿管家”的赵娜坦言,以前,我们这个城郊村虽然有良好生态环境和城郊区位优势,但由于交通不畅,产业难以发展。如今,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乡村道路平整宽阔、纵横交错,不仅架起区域快速通道,也让我们李家庄田园综合体建设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相隔十多公里的小康营乡浪街村,因窑洞民宿、民俗小吃等,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当地返乡创业的村民吴有龙,开了一间手工面店,每年收入约12万元。(转2版)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0-20 ——我省实施农村公路示范创建工程纪实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77978.html 1 通村路 致富路 连心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