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1年10月20日
第01版:头版

武威:打造文旅产业新高地

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黄土民居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摄

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实习生 马也湘

近年来,西北游成为众多游客出游的首选,西北旅游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珍贵历史文化遗存。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于武威市雷台汉墓,雷台举世闻名,是丝绸之路精品旅游景区。

2018年10月,由甘肃省公航旅集团与武威市联手打造的全省最大的文化旅游综合体PPP项目——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

武威市凉州区文旅局局长王萍介绍,项目依托雷台丰富的历史资源,借助“马踏飞燕”品牌形象,建设辐射汉文化体验、创意,包括餐饮旅游的5A级城市中央文化观光景区。项目规划面积1299.23亩,总建筑面积40.57万平方米,总投资58.03亿元,今年年底完工,计划明年“五一”投入运营。

走进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现场,塔吊耸立,工人们紧锣密鼓地赶着工期。“目前,全部94栋单体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外幕墙和室内安装、装饰工程施工,演艺中心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室外园区道路、室外管网、园林绿化等施工同步进行。”王萍说。

该项目规划ABCD四大板块,A板块主要建设综合服务接待中心、东景区管理中心。B板块主要建设演艺中心、文创孵化中心、天马文创孵化产业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C板块重点打造民俗节庆广场、河西文化旅游步行街、葡萄美酒文化产业街区、天马漫步园、汉文化历史体验馆、天马文化体验馆、凉州诗词体验馆、古墓探险馆等。D板块主要建设凉州诗词园、天马文化博览园、雷台公园提升改造工程景区南入口、雷台观、汉墓遗址和北服务中心。

省公航旅武威公司副总经理王海山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打造一个集汉文化辐射,包括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项目,以此来发挥凉州文化旅游龙头引领作用,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只有靠文化才能把人吸引过来,整个景区准备打造24场演出。一场大秀在主场,主要突出汉文化,围绕凉州词、凉州文化、丝路文化,把凉州的历史串起来,通过舞台演出呈现给观众,目标是把这场大秀打造成河西走廊独一无二的秀。还有四场沉浸式演出,以汉文化为主,通过演出和观众进行互动、体验。同时有19场街头快闪,主要以凉州文化为主,以现代与古代相结合的形式展现给游客。”王海山说。

据了解,武威市在打造武威雷台景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的同时,“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也在同步推进。

王萍介绍,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集历史文化展示、民俗文化体验、非遗主题游园、黄土民居游览、精品院落民宿及城市院墅为一体,打造西北首家院落式·主题沉浸体验街区。该项目是武威市打造文化旅游名市的省列重大项目,位于武威老城区,主要包括文庙、古钟楼、罗什寺3个历史街区及再就业市场片区。项目依托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资源,贯通3个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凉州古城“L”型金腰带,以弘扬文庙、古钟楼、罗什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为重点,打造以凉州不夜城、凉州葡萄酒城、新雍凉书院为主要内容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武威市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定位为旅游业的核心引爆点,打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品牌形象,项目将成为河西走廊上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文旅IP。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古老的黄土民居原貌,3个街区有32个黄土民居,建成后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黄土民居特有的风情和文化。”王萍说。

记者了解到,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保护凉州区历史文化传承,重现地方特色历史风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助力武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推动文化旅游名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王萍表示,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把武威凉州深厚的文化呈现出来、挖掘出来,展现给世人,让更多的游客来体验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在旅游方面起到带头引领作用。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0-20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77976.html 1 武威:打造文旅产业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