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0年12月02日
第03版:市县

临泽:兴产业促就业 巩固脱贫成效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徐焘

“这次培训系统、全面、专业,更加坚定了我通过养牛脱贫致富的信心。”近期,在临泽县倪家营镇召开的劳动技能提升培训班上,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的贫困户查荣高兴地说道。

眼下,正值农闲时节,倪家营镇变“冬闲”为“冬忙”,组织30余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劳动技能提升培训班,邀请县农业农村局高级畜牧师讲解如何掌握畜牧养殖技术及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林果蔬菜种植技术等,通过与贫困群众互动交流,现场答疑解难,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实用技术的掌握能力。

“没想到养牛还有这么多讲究,专家到底还是专家。”培训会散后,查荣介绍,去年他在镇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贷款买入基础母牛、牛犊11头,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先后卖出11头,实现利润近11000元,“培训时,我用手机录了音,回去再好好整理消化下,争取今年养牛收入翻一番。”

“农民有需要,市场有需求,产业要发展,我们就出发。”这是临泽县农技人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临泽县结合各镇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培训需求、就业意愿,量身定制“培训菜单”,采取“送培到镇”“送教下村”等方式,扎实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真正把新思想、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农技知识送到农民中。

在临泽鸿泽农业公司的香菇大棚里,来自倪家营镇下营村的贫困户薛魏和他的爱人在食用菌棚内采摘香菇。薛魏幼时因发烧致使神经损伤,思维迟钝,只能从事简单机械体力劳动。在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下,薛魏和妻子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食用菌采摘技术培训,掌握技术后,他与公司签订了工作协议,成为了临泽鸿泽农业食用菌厂房内的工作人员,薛魏也因此获得了每月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在这里上班挺好的,每个月工资稳定,在家门口就业,既能挣工资,还能照顾家人,也不耽误农活。”薛魏满意地说。

为方便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达到增收脱贫目标,实现顾家和增收两不误,临泽县采取“企业+车间+贫困劳动力”的模式,着力推进“扶贫车间”进镇进村,建到百姓家门口,切实把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今年全县输转贫困劳动力2685人,同比增长11%,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9人。全县6个扶贫车间共吸纳就业619人,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8人。通过重点岗位开发和推介,使412户县城易地扶贫搬迁户户均实现一人就业,解决了‘两头跑’问题。”临泽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何秀芝说。

2020-12-02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25299.html 1 临泽:兴产业促就业 巩固脱贫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