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0年11月26日
第01版:头版

为特色“陇货”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郑州商品交易所服务甘肃农特产品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每年苹果价格的变动,牵动着我省果农的心。然而,当甘肃苹果进入郑州商品交易所,却变得有些不一样。

2017年12月2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全球首个鲜果类期货——苹果期货,让苹果进入资本市场,成了期货市场上的“网红”交易品种。

甘肃是全国苹果主产区之一,静宁苹果更是名扬海内外。以苹果为代表,甘肃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期货品种研发、“保险+期货”试点、龙头企业培育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打开了特色“陇货”走进资本市场的大门。

推广“保险+期货”,为苹果增值保价

成立于1990年10月郑州商品交易所,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全国四家期货交易所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期货交易所。

2018年苹果期货上市初期,郑州商品交易所就将甘肃纳入苹果“保险+期货”试点范围,覆盖我省8个苹果主产县。

“保险+期货”这个曾经对静宁果农来说,陌生又新鲜的事,现在成了他们致富的“定心丸”。

静宁县城川镇的果农王江宁告诉记者,今年3月,通过苹果“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自己拿到了1676元的赔付。

今年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平凉静宁苹果产业受到冲击,果农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郑州商品交易所支持,静宁县政府指导,中国人保财险、银河期货、大地期货、南华期货共同承办的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覆盖了静宁县域全部的苹果种植贫困户,以及三个深度贫困村和部分龙头合作社,参保果农共计5903户,为静宁县3000多户苹果种植未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及相关合作社承保苹果约5万吨。

“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连续三年落地在静宁,有效地将扶贫工作的输血功能转变为造血功能。今年2月静宁苹果在新三板上市,成为陇东地区首家上市公司,这标志着品牌价值139亿的“静宁苹果”正式走入中国资本市场。

三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在我省投入资金持续增长,试点模式也由单一的分散试点、县域覆盖试点向“县域+分散+农民合作社”结合转变。

截至目前,郑州商品交易所已结束的6个试点项目共承保我省苹果6.1万吨,惠及农户1.2万户,其中贫困户占97%。

设置交割仓库,为企业发展助力

2018年,经过庆阳市积极衔接,庆阳市金鑫源果蔬冷藏有限公司被郑州商品交易所指定为我省首批、庆阳市第一家苹果期货交割仓库。

交割仓库是期货品种进入实物交割环节提供“交割服务”和生成“标准仓单”必经的期货服务机构。据介绍,庆阳市金鑫源果蔬冷藏有限公司苹果期货交割仓库设立后,将有助于当地形成公开透明的苹果市场价格,进一步提升苹果主产区的定价能力和果农销售的议价能力。(转7版)

2020-11-26 ——郑州商品交易所服务甘肃农特产品发展综述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23341.html 1 为特色“陇货”打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