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涂文奎
走进西峰区各贫困户家中,都能看到墙上张贴的帮扶清单、帮扶计划、惠农政策清单,一张张“帮扶清单”精确到具体年份、享受人、资金金额。一户一本账,户户不一样……这是西峰区精准实施“一户一策”和“帮扶套餐”力促脱贫的真实写照。
自从有了“帮扶套餐”,西峰区董志镇庄子洼村村民折立峰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64岁的折立峰的妻子常年患病,儿子视力不好,全家人的生计就靠他一个人在家种小麦、玉米维持。帮扶干部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入户了解情况,制定帮扶计划,鼓励折立峰栽植果树14亩,并安排他在新光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积累种植经验,学习修剪果树技术。“我在合作社每天除了能赚80元钱,还能跟着技术员学知识。去年,每斤苹果卖出了2.8元的好价格。”折立峰高兴地说,三年后果树进入盛果期,预计一亩果园纯收入可达1万元。
庆阳市在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方案工作中,突出政策多方供给和群众自主选择,打造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超市”,通过政府“配菜”、农户“点菜”的方式,实现了扶贫政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针对剩余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庆阳市创新思维,强化举措,组织所有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面了解贫困群众发展意愿,打造了汇聚产业培育、技能培训、危房改造等7个方面27项内容的“扶贫超市”,分门别类逐一开列了扶持项目的规模、条件、方式方法和奖补标准,实现了扶持标准的“明码标价”。
庆阳市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扶贫超市”里,扶贫政策“琳琅满目”,扶持标准“明码标价”,扶贫对象“自主选择”,特别是在牛驴猪羊等养殖方面,采取分年度兑付奖补资金的方式,既克服了简单给物、给牛羊等传统扶贫方式的弊端,也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既解决了帮扶干部办实事无抓手、无方向、无底气的问题,也提高了政策的透明度和群众的知晓率,做到了帮扶干部心中有数、农户心中有底,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满意度和政策落实的实效。
近日,记者在镇原县郭原乡药材种植培训现场看到,这里人头攒动,大家围在一起,争相提问,技术人员手把手地为群众传授药材种植要点。县农广校负责人说:“我们邀请省市县药材种植专家、讲师,结合镇村实情、农户实际,让群众‘点题’,专业技术人员因情施教、因人施讲,大大提升了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技术人员讲得客观全面,说得通俗易懂;学员听得认真明白,记得细致翔实。大家纷纷反映:这样的培训真“解渴”。
镇原县平泉镇赤马村的贫困户老张今年计划种3亩丹参,由于没有经验,心里始终攥着“疙瘩”。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决定先种一点,结果会怎样他心里还是不停地“打鼓”。参加培训后,他心里顿时畅亮多了:“教员讲的内容正是我想了解的知识,这下我对种植丹参有了底气了,对早日摘掉‘穷帽子’也更有信心了。”
在工作落实中,庆阳市全体帮扶干部发挥“导购员”角色,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一对一,面对面,系统讲解帮扶项目的扶持方式、扶持标准、扶持条件、投资估算、预估收益,使贫困群众全面了解“扶贫超市”,并立足致贫原因和现实需要,自主选择发展项目,实现了到户扶持政策与村上主导产业一致、与户上发展需求一致、与计划脱贫措施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