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8年03月28日
第01版:头版

纸活铺里的脱贫路

本报通讯员 陈锐

因户施策找准致富路,是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对于家住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巨塬村莫咀组贫困户莫海满而言,脱贫路上一波三折的经历,让他对于“一户一策,应时施策”的领悟要比别的户来得更为深刻。

熟悉巨塬村的人都知道,莫海满所在的莫咀组,地如其名:塬边咀梢,出门见沟。莫海满一家居住在旧窑洞里,他和老伴已年近六旬,长子莫保连先天残疾。莫海满靠着家里的四亩薄田,累死累活,东挪西借,相继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成了家。

2014年,莫海满赶上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随着各项扶贫政策的逐步落实,莫咀组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相继完善。作为村上的贫困户,莫海满享受低保的同时,镇上还给他派来了帮扶干部对接帮扶。2015年,针对他家住房不达标的情况,帮扶干部帮他申报到了危房改造项目,政府补助了1.25万元,拆掉了多年的土窑洞,新建了三间砖混瓦房;2016年,帮扶干部有帮助他家申报了残疾人就业基地整村推进项目,政府投资1.38万元,建起了面积为90平方米的羊舍,并送来10只湖羊助其养羊致富。当年,莫海满利用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购买羊只,扩大了养殖规模。

长子和媳妇在家照顾羊只,次子一家在外打工,老两口干农活、打零工,就在莫海满松一口气时,长子居然离婚了,儿媳抛下女儿远走他乡,未还的旧账,新添的忧愁,多年的操劳,导致老两口病倒,养羊无以为继,全家三代八口人全赖次子打工收入生活。

“要不开个纸活铺吧?”就在莫海满迷茫的时候,帮扶干部经过多方考察,根据莫家实情提出了一个产业方向:莫咀组本就有做纸活的传统,手艺不成问题;精准扶贫贷款还剩了点儿,次子可以回乡开店进货,媳妇做销售,双脚有残疾的长子双手灵活,扎架子做手工不成问题,而且市场应该也不成问题。

就这样,莫海满一家决定弃养殖做纸活。2017年底,莫海满的次子莫军军回乡在温泉镇刘家店村开了一家纸活铺。“虽然纸活铺经营时间不长,但生意还可以,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一年纯收入四五万元不成问题。”调整产业方向,有了收入,莫海满心头的阴霾逐渐散去,对脱贫致富充满自信。

如今,莫海满一家正在脱贫路上甩开膀子干,次子和儿媳忙着照顾店里的生意,长子在家忙着做纸活,老莫管理3亩果园、打零工,时不时还给长子搭把手……

2018-03-28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55298.html 1 纸活铺里的脱贫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