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古代私学及兴起原因

狄永

我国古代在官学之外还存在着非官办的民间教育——私学。古代私学的主要特点是“自由”,宗旨为“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竞争、自由讲学”。

古代私学开办形式亦是多种多样。其一是类似于当代中小学生补习教育的古代私学形式。这类私学常年招收5至15岁的儿童或少年入学,大都为蒙学性质,多由科举落第者担任教师。如汉代的书馆或家馆,主要是教学生识字和习字;还有巩固蒙学知识,为更高级学习做准备的经馆,这类私学还被称为家学、家塾或蒙馆、学塾、学馆、村学等;清代亦称为学塾或私塾,具体办学方式有:科举落第者以自己家作为校舍、由村或家族集资解决教师、校舍问题(村塾或族塾)、富人出资请教师到家中教育自家孩子(坐馆或教馆)。其二是类似于面对当代大学生或其他社会人群补习的古代私学形式。这类私学的教学对象多以成人为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多讲授经书和指导科举考试。如汉代的精舍或精庐,教学内容比经馆更广泛,并有多元化的苗头,以儒经为主,法律、天文、星历等在学习中都有涉及;明代的高级私学分为收徒讲学、结庐授徒和官余教学等形式;还有清代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等。

这些私学教育大致相当于现当代大学及以上学历者为提升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所接受的补习教育。

春秋战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冲击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体脑分工逐渐形成,士阶层兴起成为必然,吏治要求及对教育的需求也逐渐明朗而强烈。此外,在官学不兴的情况下,识字、求知等社会需求更寄望于私学,私学为自己谋得了发展空间。唐代以后科举考试成为私学新的发展契机。这种科考不问学历,注重的是应试者的实际水平,再加上唐代对于文化教育的宽容政策,使得私学的发展更加顺利。唐代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高度繁荣,人们渴求提高文化素养,而官学容量有限,不能在方方面面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使私学逐渐成为必要的另一种教育服务。

私学的办学形式灵活,内容紧跟时代需求,且可由民众自主选择。相对官学,私学的入学条件宽松,所拿学费也适合普通大众,为自己创造了生存优势。私学是在官学衰微的情形下应运而生的,为当时社会承担了一定的教育责任,弥补了官方办学的不足。无论在思想层面还是实践范畴,对之后的教育都有重要影响。私学的独特教学风格和相对自由的办学方针,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综合发展。(摘自《今晚报》)

--> 2023-02-15 5 5 甘肃工人报 c67175.html 1 古代私学及兴起原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