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
在永靖,流传着一种古老、神秘,却人尽皆知的艺术形式——傩舞!
傩舞戏,俗称“七月跳会”。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堪称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傩舞历史悠久,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傩祭的记载,《周礼》中也有关于傩舞的明文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其渊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等有关,逐步演变成有固定目的和内容的节令祭仪。自秦汉至唐宋一路沿袭下来,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已发展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
永靖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境内既有博大精深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又有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也有文明灿烂的齐家文化、仰韶文化和辛甸文化遗迹,是黄河上游文化早期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
数千年来,这里游牧与农耕文化碰撞、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使地域文化呈现出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著特点。尤其是县内的傩舞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原始信仰、祭祀仪式、民俗风情、音乐舞蹈、面具艺术的复合文化载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独具魅力的傩舞戏、傩俗、傩面,组成了富有永靖地方特色的傩文化艺术。
据明《河州志》记载和永靖民间传说,每当丰收年景,这里形成了戴面具跳会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永靖傩舞队由会首、旗手、锣鼓、面具等六十多人组成。傩舞中的面具(脸子)是傩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刘备、关羽、张飞、老虎、牛、马等24面,角色大多为神话和历史人物中勇猛善战的将军和力士,后来又增添了三国历史故事和民间世俗生活的内容以提高民众的观赏兴趣。
傩舞伴奏形式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器,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舞傩时,表演者身段灵巧,跳跃、翻滚变化自如,同时配合各种身法、脚法及步法,其动作粗犷而又洒脱、有板有眼。
傩舞从演出的内容可分为歌舞型、戏剧型、杂耍型三种。当地民谚:“松树湾的《武将》、胜利村的《杀虎将》、三角庙的《独戏》、果园四庙的《四不像》。”说的就是各村傩舞表演的代表作。
永靖县的傩舞戏上承汉唐,下启明清,至民国,到建国,数百年间传承不衰,集歌舞及戏剧的特征于一身,而又显得古朴生动,对于研究古典戏剧、民族民间歌舞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在研究黄河中上游民俗、民族文化方面,更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活资料。也是研究古代质朴的戏剧文化的活标本。此外,傩文化还具有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2006年,永靖傩舞戏被列入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永靖县“甘肃傩舞之乡”称号。2008年,永靖傩舞傩戏被国家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