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下一篇

(散文)

董志塬笔记

邓家恂

曾和陕西人聊天,聊到“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的一个边边”时,陕西人总是嗤之以鼻、不以为然的。其实,这并不是董志塬人有一种狂妄自大或者自恋的情结,只是个民间传说而已,陕西人是大可不必计较的。传说很久以前,中原某地发生洪涝,有一家人一路西行乞讨,来到富饶的关中平原,尽管这里地多粮足,但也招架不住成群结队的乞丐。所以,关中人顶多给乞丐一小块馍馍。后来,这家乞讨者翻山越岭,到了庆阳的董志塬,受到了塬上人的热情款待,你给馍馍,他给饭菜,让这中原乞丐受宠若惊,并心生感慨,“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一个边边”。

传说固然是民间演绎,但也并非空穴来风。从地理条件和富庶程度看,董志塬自古就有“陇东粮仓”之称,确实不亚于关中平原。董志塬在庆阳地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层面,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据说,无论周边地区旱涝,董志塬的人几乎没饿过肚子,因为这里不仅是土地肥沃的农业生产区,也是传说中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据史料记载,周先祖不窋曾率族人“奔戎狄(今庆阳)之间”,与其子鞠陶、孙公刘等“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在庆阳市庆城县城东山,有不窋陵,人称周祖陵。不窋也是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周人首领。

据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目前已超过大庆油田,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庆阳即长庆油田的诞生地。1970年十万石油工人进驻庆阳市宁县长庆桥镇,拉开了陇东石油大会战的序幕。据说,1998年,长庆油田总部因庆阳人的短视,舍不得出让土地,一气之下就从庆城县整体搬迁至西安。现在提起这段往事,庆阳人后悔不已。然而,长庆油田的产油量仍然维持在5700多万吨,超出大庆油田200万吨。

再就是董志塬在今天最出名的就是红色种子了。史料载,环县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方——1936年红军占领环县后,就一直掌握在共产党手里,没有丢失过,后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组成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北上抗日的红军和党中央提供了落脚点。当然,董志塬的红色种子比红军解放环县要早,1927年在宁县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个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南梁政府。这片红色热土,养育了革命,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干部,原陇东地委书记马文瑞、专员马锡五、华池县长李培福皆为时代楷模。毛泽东曾分别为他们题词:“密切联系群众”“一刻也离不开群众”“面向群众”。

董志塬的美食也是闻名陇上的,兰州就有“陇东人家”“庆阳人家”等多家名店,几乎家家到吃饭的点上爆满。环县羊羔肉、镇原糖油饼、合水糖圈圈、正宁老豆腐,还有荞剁面、炒豆豉、猪血灌肠、冉面、洋芋布拉、麻仁包、搅团、高粱卷、凉粉、燕麦柔柔、土暖锅等等。而且庆阳风味小吃在中国甘肃首届美食节上,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获得过“甘肃名宴”荣誉称号。

董志塬地界有种面食叫“饸饹面”,很有名气。饸饹面又叫床子面,是陇东地区民间大部分人家过红白喜事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面食。其汤是用热油把干辣椒面和萝卜切成的小丁儿炒出香味,放入葱、蒜、姜、大香等调料再炒一下,最后下肉丁炒熟备用,俗称“臊子”。把炒好的臊子装入锅内,稍加点豆腐丁,倒入开水,用文火慢慢煮透,这就叫“调汤”。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底)把和好的面团放在饸饹床子里,挑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等到面煮熟后捞出来,用清水过滤后,浇上提前做好的汤,就可以食用了。再配有各式各样的小菜,常见的有韭菜,胡萝卜丝,黄瓜,还有泡菜等,农村人俗称“菜碟子”,味道爽而可口。

现如今,董志塬这块面积不大的区域,遗留了宝塔寺、北石窟寺、金城寺、野林寺、小崆峒等许多寺观遗存,面对这些寺观庙宇,细数这片土地的过去,我沉默无言,这是人类在这里艰难延续时,面对苍茫大塬的无奈和悲怆。然而,我想,当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大坝在巴家咀筑成截流,当小南沟流域治理,作为小流域治理典范被写进中学地理课本,当董志塬上的长庆油田已成为中国最大油田,被写进共和国的荣光里时,我们先辈们的无奈和悲怆可以释然了。

坐在董志塬的窑洞顶上,听着乡土味浓重的父辈讲着这块皇天厚土的前世今生,远处传来了“西峰没峰、东湖没湖、小什字不小、大什字不大、秦霸岭没岭、八里庙没庙、南城壕在北”当地人自嘲多年的民谣,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便情不自禁地环顾起周边沟沟坎坎的黄土岭,沉默不语……

--> 2022-10-17 (散文) 5 5 甘肃工人报 c45583.html 1 董志塬笔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