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21年02月11日
第03版:旅游·时尚

旅游时讯

    2020年我省接待游客2.13亿人次

    旅游收入达1455亿元

    本报讯(记者 闫美玲)2月5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召开。会议介绍,2020年我省共接待游客2.1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55亿元。“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3.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95亿元,分别是“十二五”的2.5倍和2.82倍。

    “十三五”期间,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生力军,带动5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99%的行政村、92%的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富了口袋富脑袋”。“十四五”时期,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培育一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其中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或度假区20个,精品民宿60家,推进乡村特色旅游村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会议指出,2020年“一部手机游甘肃”被评为全国智慧旅游典范。2021年,要优化提升“一部手机游甘肃”服务功能,推动文旅产品与电竞、科技等跨界融合;引导扶持美团、途牛、携程扩大甘肃特产及门票售卖规模,实现全省80家以上景区在线门票预约;全省建成4A级、5A级智慧景区36家(5A级实现全覆盖)、智慧博物馆(文化馆)10家。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表示,“十四五”时期,要打造文化旅游强省总目标,实现“文化兴”,就要始终坚持加强文物保护、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办好“一会一节”,传播甘肃声音,让丝路、长城、黄河、敦煌、飞天等甘肃文化符号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人文相通的纽带。

    甘肃释放文化魅力打造文旅强省

    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日前在兰州召开,甘肃省省长任振鹤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甘肃省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释放甘肃厚重多彩的文化魅力,打造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

    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甘肃省要以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等为重点,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百亿级园区。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让城乡人居环境更为整洁优美、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构建以祁连山、大熊猫、若尔盖(甘肃)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批生态大县、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文旅名县。

    报告指出,2021年,甘肃省将启动建设黄河上游大草原生态旅游经济圈、陇东南始祖文化旅游经济圈,创建张掖芦水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取铜奔马文化旅游景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景区、黄河石林景区申报创建5A级旅游景区,建设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建成国省干线及旅游公路800公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西部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实施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标志性项目,打造兼具敦煌文化与现代时尚的旅游业态。突出城市文化品位,扩大敦煌、天水等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深化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建设非遗工坊。 (罗赟鹏 张陇堂)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21-02-11 2 2 甘肃工人报 c237650.html 1 旅游时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