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董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是“如我在诉”工作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华亭市人民法院安口法庭审判团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准则与方法。近日,安口法庭审结两起集体纠纷案件,成功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按图索地”维护村民权益
2016年,河北交建集团因承建高速公路与华亭市神峪乡张家磨村唐某满等53户村民签订土地租赁协议。然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双方在租赁土地面积测算及费用补偿方面产生矛盾纠纷。村民代表来到安口法庭时情绪激动,纷纷诉说自己的损失。法庭工作人员迅速搬来凳子,倒上热茶,将村民代表请进调解工作室,安抚其情绪并了解案情争议焦点。
由于土地地貌改变,难以准确计算损失,法官遂从农村土地监管部门调取十年前案涉土地航拍图。面对复杂的航拍图,法官借助铅笔和直尺,结合实地勘察丈量数据,在图上还原出每一处地形,梳理换算出争议土地面积,并及时制作法律文书。
法律文书生效后,法官积极联系被告,监督其将案件款足额打入法院账户,再由法庭组织集中发放。至此,这起因土地租赁引发的矛盾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岁月寻真”保障职工权益
原国营甘肃安口陶瓷厂曾是当地明星企业,上世纪鼎盛时期职工达上千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转型,陶瓷厂成为历史。年过六旬的原陶瓷厂职工老周在办理养老保险手续时,被告知需证明连续工龄,可陶瓷厂早已破产改制,能证明工龄的资料大多遗失。确定工龄成了以老周为代表的47名陶瓷厂老职工的心病,他们遂以确定劳动关系及工龄为由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
安口法庭审判团队受理案件后,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20多年前陶瓷厂的老厂长、老班长。他们有的不在当地,有的已至耄耋之年、行动不便,审判团队便登门拜访,从零散记忆中汇总出老工人们各自的准确工龄,制作了47份“专属”裁判文书,并交由人社部门认定。最终,老职工们的工龄得到证明,养老待遇也有了保障。
两起集体案件的妥善处理,让安口法庭审判团队深感责任重大,决心在坚持公正与效率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厚植“如我在诉”的理念情怀,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工作态度,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