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精准务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之教育扶贫】 泾川:职教中心推广技术助脱贫 2018年11月12日

    本报记者李欣瑶 通讯员尹晓军

    “有了职教中心老师手把手指导帮扶,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和电商中心,苹果卖到了全国各地。”谈起村里的新变化,泾川县党原镇徐家村村支书徐和平的自豪溢于言表。

    徐家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全村426户人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1户,过去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发展畜牧业和外出务工。

    2010年,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涉农办主任卢玉堂到徐家村走访调研时发现,当地土层深厚,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高,适合规模化苹果种植。他的调研结果与村支书徐和平的想法不谋而合。

    “原来我们村也尝试过栽苹果树,但没有技术和经验,都失败了。”徐和平说。卢玉堂的调研结果让徐和平重燃信心,并得到了村民的支持。

    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徐家村推广种植苹果树2150亩,种植花椒树、核桃树300多亩,村民收入有了大幅提升,过去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徐家村的变化并非个例。

    “县职教中心与村社精准对接,围绕村社产业特点及村民需求,进行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让脱贫致富的种子‘生根发芽’。”卢玉堂告诉记者。目前,泾川县职教中心有16名“土专家”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村民有需求,专家随叫随到。

    同时,职教中心抽选专业教师,聘请县林业局、蔬菜办、畜牧局专家,组建涉农专业教育队伍,以精准扶贫村(户)为主,先后在全县14个乡(镇)86个行政村招收农民学员7429人,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泾川县窑店镇南头湾村村民常天云是泾川县职教中心的毕业生,早在几年前,他家还是建档立卡重点帮扶对象。

    2013年,泾川县职教中心招生组教师在入户招生宣传时了解到常天云的家庭状况,便鼓励他报考职业学校,并根据他的喜好,建议他选择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

    2015年,常天云以出色的专业技能被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春晓基地录用,进入总装车间从事汽车组装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常天云半年后被提拔为生产线班长,工资也由初入职时的每月3000元增长到10000元左右,他家的经济条件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据统计,在泾川县职教中心,像常天云一样的精准扶贫建档学生比例始终保持在18%以上。中心着眼于学生就业和精准扶贫需求,按照“专业对口、薪资合理、工作适宜、注重发展”的就业安置原则,精准遴选“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生活条件优、保障措施好”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组建了22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订单班,培养了一大批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接受职业教育而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