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8月26日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

故土新生

常学义

从前,到过秦王川的朋友都会发现一大奇观:一望无垠的砂土地上,镶嵌着一片片千姿百态的砂坑,虽然几经风雨侵蚀,丑陋不堪,但却是家乡人民心中的图腾,是她养育了这一方人。

记得早些年,有位外地来的朋友,用疑惑不解的眼神凝视着一望无垠的砂土地和砂坑,向我询问,这是天公造就,还是人力所为?我曾骄傲地告诉他,这是家乡父老乡亲勤劳智慧的结晶。

传说,在很早很早前的一个夏收季节,有位老人,到几乎绝收的土地去收割小麦。不,应该说是在绝收的土地里去寻找他的种子。然而老人惊奇地发现,有几株小麦,颗粒饱满,鹤立鸡群般地耸立着。老人百思不得其解。通过仔细观察,老人发现这几株小麦根植在一块老鼠打洞搬出的砂土里。来年,老人照葫芦画瓢,从地底下挖出砂土,一背篓一背篓地铺出一块砂地。春播秋收,同样的天旱年间却喜获丰收。老人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偶然的巧遇,认定这是上天的赐予,砂土地里种小麦,不怕旱,能保墒,长得好。老人把这一发现告诉了他的朋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父老乡亲们得到了一个共识:为了活命,有饭吃,就要在贫瘠的土地上铺砂。于是他们就不辞劳苦,起早贪黑,一代人一代人,一背篓一背篓地劳作,靠着古老的保墒抗旱方法,繁衍生息。于是,作为后人,我们就接受了这文物般的遗产,于是,就有了这一望无垠的砂土地和千姿百态的砂坑。

这童话般的传说,在家乡妇孺皆知,使我的这位朋友激动不已,也使我为生在这方土地庆幸不已。孰知,几经春风沐雨,引大入秦工程给家乡故土带来了新的生机。父老乡亲们,为感激党和政府的深情,为改变家乡的面貌,流大汗,勤动脑,起砂平田,填坑修路,砌渠植树。不久就用双手奇迹般地平整出了数十万亩几何图案般的条条水田。清澈的“天堂水”,洗刷了老人满脸的愁容,使家乡这片热土脱下灰装换绿装,返老还童了。

今天,砂土地和砂坑已不复存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

版权声明

《兰州新区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兰州新区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8-26 6 6 兰州新区报 c330442.html 1 故土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