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2年05月17日
第02版:要闻播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美丽家园绿为底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述

(接1版)记者注意到,正常情况下,将小树苗种进树坑以后,需要培土围堰,然而从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在这里植树却不需要这样的步骤。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是大有文章——“我们前期对这些生态功能脆弱、缺乏大规模绿化及提升基础条件的黄土山丘无立木林地区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扰动,从而使原本不利于蓄水保墒的情况得以缓解。省去培土围堰的步骤,正是为了利用山体走势对雨水进行全收集,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低成本地进行苗木灌溉,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经过张爱明的一番解释后,志愿者们为这一小细节里的大智慧竖起了大拇指。

兰州新区充分利用土壤特点,采取土壤扰动、土壤改良、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等手段,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使原本不利于蓄水保墒、绿化种植的土地变成适合苗木成活、能自然存水的土地。通过选用适宜树种、地膜覆盖、节水滴灌、实时跟踪天气变化等方法,改变了原平地栽植,大水漫灌等用水量大、成本高的绿化模式,栽植树木成活率由传统栽植方式的80%上升到90%。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新城

近日,兰州市民黄女士和爱人利用周末时间,来新区拍摄了一套美丽的婚纱照。为他们拍照的摄影师坦言,将兰州新区作为婚纱照外景拍摄地,已成为周边有拍照需求的新人们一个普遍的选择。“尤其是这个季节,蓝天白云下的绿树红花,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在兰州新区,以城市美化绿化为主的园林景观达到3.8万亩——这正是吸引人的所在。

初夏时节,无论是在湿地公园、百花公园、体育公园,还是主城区道路两侧,一路走过,映入眼帘的皆是绿色,悄藏绿色中的绚烂夏花更是动人,随手一拍便是美丽的风景,即便是天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忍不住拿出手机,留住这一刻的美丽。

“我要把新区的美景分享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在中川体育公园,家住彩虹城的刘阿姨正在拍摄一段视频,她说,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早年间这里环境不好,一到春天风沙肆虐,盐碱地里种不出好庄稼,所以很多人迫于无奈只好外出谋生。“如今可是不一样喽,环境越来越好,高楼和厂房越来越多,我女儿也打算回来发展了!”说起如今的日子,刘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坚持园林绿化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如今的秦王川大地上,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新城已然崛起。

做强生态产业繁荣生态经济

既要呵护生态“颜值”,还要提升经济“含绿量”。

兰州新区瞄准绿色、高科技、高收益、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种养加、产供销”一体的区域现代农业,使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融合、协调推进。

种植业方面,全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同时,依托国有企业和招商引进的规模化饲草种植企业,大面积种植优质苜蓿、饲草玉米、燕麦等,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养殖业方面,规划了4个生态种养循环园(段家川、平岘沟、大斜沟、赖家坡),引进天兆猪业、新希望集团等大型养殖企业,并在养殖企业周边实施生态复绿项目,既美化了环境,又消纳了粪污,还增加了养殖企业的生态隔离措施。

通过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循环养殖园以及遍布中川、秦川、西岔三大园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林业发展、现代养殖业紧密结合,一幅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产业化体系正在兰州新区逐步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回眸过去,兰州新区交出了一份“天蓝水碧笑靥醉人,城绿村美乡愁浓醇”的答卷。站在新的起点,兰州新区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更加珍惜、精心呵护蓝天、碧水、净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益提升。

(记者 魏晓倩)

版权声明

《兰州新区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兰州新区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5-17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6 6 兰州新区报 c314602.html 1 美丽家园绿为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