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12月21日
第03版:经济新闻

实施创新驱动 打造全省科技创新新高地

——《兰州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

近日,《兰州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正式发布(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坚持“四个面向”实施创新驱动,不断夯实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基础,全力推动兰州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兰州新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高科技产业发展集聚区、创新驱动引领区,成为全省科技创新新高地、科技体制改革新样板。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兰州新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日趋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活力充分激发,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重要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四大任务 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新体系

《规划》围绕构建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新体系,提出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四大任务。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完善企业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布局、提质扩容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以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新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以完善企业科研平台促进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以提质扩容创新创业载体优化孵化场地及创业服务供给,以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导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培养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依托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及技术整合能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企业。

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培养留住存量人才资源、引进科技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依托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引进培养留住各类人才,打造优质研发平台吸引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成果转化收益、人才激励等方面机制,创造优质人才创新环境。

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持续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建设,创造优质普惠创新创业环境。建立园区科技工作队伍,将科技计划项目推荐、科研经费拨付与管理、技术成果认定报送、奖励政策审核等权限下放园区。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融入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科技赋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治理,与皋兰县建立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机制。

重点谋划

打造科技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新标杆

《规划》提出,打造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新标杆。根据新区“335+X”产业发展基础,统筹布局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十四五”期间在科技方面支持产业创新、产品升级、技术攻关的具体举措,并结合企业创新需要和省上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谋划的科技研发项目、成果转化项目和创新平台。

科技支撑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在绿色化工产业方面,强化科技在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和材料后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推动全产业链技术攻关,重点体现化工产业生产工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推动铝合金、铜箔、粉末冶金、钛及钛深加工等领域,开展优化工艺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和全流程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建设企业技术中心,提高新材料产业创新水平。

科技支撑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发挥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平台作用,以科技创新提升能源与炼油化工、重离子治疗肿瘤、海洋工程等装备与技术创新水平,壮大产业优势,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清洁能源产业方面,依托清洁能源产业基础,强化动力电池、储能电站、氢能储运等方面科技创新,加快新能源装备与技术研发,形成清洁能源技术供给体系。在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方面,围绕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新区(黑石)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展废旧拆解与表面处理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科技支撑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在信息产业方面,加快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和丝绸之路信息港枢纽建设,推动5G集成应用示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改造。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围绕推进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动物疫苗、健康产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建设新区首个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孵化园。在现代农业方面,强化农业智能生产、智能农机装备、有机农畜产品等领域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

科技支撑民生改善。在乡村振兴方面,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壮大乡村振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综合体。科技支撑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加大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化技术改造,加强科技在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等方面应用,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推进科普事业发展方面,建设特色鲜明的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规划》还围绕开创新区科技创新发展新局面,提出了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强化规划配套衔接、强化规划目标管理、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把蓝图变成现实。(记者 霍鸿宇)

版权声明

《兰州新区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兰州新区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2-21 ——《兰州新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 6 6 兰州新区报 c289667.html 1 实施创新驱动 打造全省科技创新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