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发局:
“标准地”出让 拿地即开工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各部门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放大招,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有效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今年4月28日,甘肃纽森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摘得兰州新区第一宗“标准地”,该公司负责人华剑对兰州新区办事效率提升深有感触:以前,从项目洽谈拿地到开工建设,办理各种手续没有两三个月是不行的;这次不一样,公司4月28日拿地,5月8日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履约责任书》,经承诺后就直接开工建设,待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既定标准与条件验收即可。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率先试点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模式,同时出台《兰州新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实施细则(试行)》。
新区经发局副局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侯成武介绍,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是指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带着控制性指标,并实现项目开工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时,对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标准等作出明确约定。拟出让“标准地”所在区域,全面应用新区区域评估成果,对区域评估确认范围内的防洪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价、地震安全评价、文物保护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节能评估11个评估事项实行零审批、告知承诺备案,项目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即可开工建设,待项目建成投产后按照既定标准与条件验收即可。
经过扎实有效的推进,新区“标准地”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激活新动能。截至目前,新区已按“标准地”模式出让工业用地13宗,供应总面积为1647.517亩。对于已竞得“标准地”的项目,所在园区按照《兰州新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实施细则(试行)》要求,正对项目进行全方位供后监管。
市场监管局:
政策落地 提升企业获得感
今年以来,新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多举措持续深入推进企业首套印章政府买单、“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及“一照多址”改革等,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企业开办首套印章政府买单。自今年7月1日起,新区新注册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及上述企业所属分支机构,实行首套5枚印章(企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及其对公业务电子印章刻制费用政府买单,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目前,已为755户企业发放了免费印章,共节省企业开办费用40余万元。
“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在总结近年来“证照分离”改革及全覆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新区市场监管局出台了《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方案》并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成为省内率先与全国同步推进改革的地区。目前,兰州新区权限内的95项涉企经营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纳入“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其中,直接取消审批10项、审批改为备案6项、实行告知承诺12项、优化审批服务67项,进一步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持续性为企业松绑解缚。
此外,新区市场监管局还制定配套办法,纵深推进“一照多址”改革,进一步为企业增便利。凡在新区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内资公司,在提交股东会决议、章程等要件的前提下,增设一个或者多个经营场所,可以不作为分支机构登记,直接办理经营场所备案,打破了本区域内经营地址束缚,实现了新区全域内“一照多址”办理。日前,新区市场监管局还与兰州、白银等市洽谈,拟建立“一照多址”三地跨区域互认机制,创新办理模式,降低企业创业成本,为企业规模扩张和高效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记者 祁瑞龙 史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