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9月24日
第04版:民生视点

万亩葵花园 “开”出致富路

新区万亩向日葵喜获丰收。 记者 丁凯 摄

金秋时节,秦王川大地迎来收获季。兰州新区中川园区、秦川园区“万亩葵园”基地里硕果累累,种植户正在采收葵花盘,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走进中川园区“万亩葵园”项目所在地的华家井村、元山村,田间地头的向日葵花海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绚烂,采收工人正熟练地将风干后的食葵盘摘下扔进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收获槽,不到半小时,1亩葵花就完成脱粒工作。

“我把27.4亩土地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企业,一年仅流转的土地租金收益就有8100元,比撂荒闲置强多了。”元山村村民丁元子说,在农忙时期,他在家门口务工月均收入4000元以上。

中川镇元山村共有3000多亩地,其中600多亩地处于撂荒,为唤醒沉睡的土地,元山村两委干部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目前2200多亩地已经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被打造成了高标准农田。通过规模化种植,让农户从中获益。

“以前是看天吃饭,有时候连种植的成本都收不回来,加上劳力不足,我们的地基本都撂荒了。这两年园区整治撂荒地,从农户手里流转土地后打造成高标准农田给企业发展,这个举措既让荒田变良田,又能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一举多得。”中川镇元山村党支部书记惠永武谈起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满脸笑意。

土地活了,乡村美了,农户腰包也鼓了。

近年来,兰州新区坚持全域统筹规划,多措发力,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撂荒地整治,土地小块变大块,有效改良土壤,提升地力肥力,开发整理6万亩农用地,建设种养加全产业链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昔日撂荒地变成了今朝的丰收田。

“现在预计亩产能达到300公斤,按照今年的市场收购价,预计每亩的产值3000元,我们一亩地的成本是1900块钱,算下来每亩地净利润1000块钱左右。”甘肃美佳乐农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何新忠对今年的收成非常满意,“我们种的这种向日葵选的是市场上特别畅销的品种,都是订单种植,大大降低了风险。同时,精量播种、滴灌水肥一体化、机械化收割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产量和质量。”

用绿色打底,为乡村振兴蓄动能。新区中川园区、秦川园区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品牌化运作”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打造集规模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

“向日葵的种植有助于土地轮作休整,当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向日葵的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中川园区农水局负责人王瑞介绍说,“万亩葵园”项目为项目区内近千户农户提供稳定的土地租金收益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长期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近百个,在栽种、田间管理、收获季节性时期,用工高峰期日用工量达200人次以上,务工人员月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在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 祁瑞龙)

版权声明

《兰州新区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兰州新区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9-24 6 6 兰州新区报 c274490.html 1 万亩葵花园 “开”出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