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1年09月24日
第03版:要闻播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

——抗洪精神述评

第71集团军某旅官兵在江西九江彭泽县芙蓉墩镇沿江大道东埂封堵管涌(2020年7月13日摄)。 新华社图

洪水滔滔,各地告急。1998年大洪水,来势之猛,持续之久,史上罕见。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降服了洪魔,赢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众志成城:壮歌铸造丰碑

江西九江,长江之畔,九八抗洪纪念碑巍然矗立。纪念碑不远处,是一座长80余米的驳船造型建筑——九江抗洪纪念馆。纪念馆所在地,正是当年长江九江城防大堤第四至第五号闸口决口处。

馆内一件件实物、一帧帧影像、一幅幅照片,静静地诉说着23年前那场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九江保卫战。

1998年入汛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性强降雨,一些地方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先后出现8次洪峰,宜昌以下360公里江段和洞庭湖、鄱阳湖水位长时间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沙市江段曾出现45.22米高水位。

几乎同时,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先后出现三次洪峰。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沿江沿湖的众多城市和广大农村受到严重威胁。

党中央一声号令,广大军民万众一心,打响了一场抗击自然灾害的特殊战争。受灾省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前来支援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一起,团结奋战,力挽狂澜,同洪水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终于确保了大江大河大湖干堤安全,确保了重要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安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人民子弟兵共投入30多万人,地方党委和政府组织调动了800多万干部群众参加抗洪抢险……投入人员之众、物资之多,为人类抗洪史上所罕见。

1998年长江流域大水,大部分江段水位超过了1931年。1931年,长江干堤决口350多处,武汉三镇被淹3个多月,沿江平原、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大部被淹,死亡14万多人,灾区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而98之夏,万里江堤巍然屹立,沿江城市秩序井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形成鲜明对照。

党群同心:拼搏赢得胜利

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成为抗灾军民的主心骨。

“洪水不退,我不离堤!”1998年洪水来袭时,时任九江市新港镇江矶村党支部书记陈申桃发誓。新港镇益公堤,扼守着江西九江东边门户。陈申桃和乡亲们在堤上一起奋斗了3个多月。

2020年,我国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洪水,已经退休的陈申桃依然选择守护益公堤,和儿子陈建一起上阵。在陈申桃带领下,陈建所在的九江市濂溪区退役军人防汛抗洪党员突击队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到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与洪魔进行殊死搏斗!”

面对新的特大洪水的巨大威胁和考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全国人民体现了强大凝聚力,成为抗洪抢险一线军民的坚强后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故事,“全国一盘棋”的大支援、大协作,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长江岸边,出现一幕幕动人场景——

1998年9月,九江江新洲南堤的安置大棚里,一个女娃呱呱坠地,父母给她取名“志江”。在洪灾中出生的志江,2020年刚大学毕业,二话没说便扛起铁锹上了大堤。在汛情最吃劲的日子里,当地共回来4000多位青壮年。

伟大的抗洪精神,代代相传。

提升能力:实现“安澜”“安居”

二十三年过去,山水换新颜。

九江长江“最美岸线”、吉安百里赣江风光带、景德镇昌江百里风光带……在江西,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态“新地标”不断涌现。

1998年大洪水,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除气候反常、降雨集中等原因外,也暴露出长江上游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减弱,不少江段堤防薄弱、防洪标准低等问题。

1998年大洪水后,国家加大投入,加快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提高防洪标准。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行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下游地区干堤建成高标准防洪堤,清理河障,禁止围湖造田,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对过度开垦、围垦的土地,有计划地还林、还牧、还湖;开展以堤防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长江干堤得到全面加高加固,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区等堤防陆续加高培厚。特别是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在拦洪错峰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水利建设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考察调研,将防汛救灾和治河治江治湖作为考察重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完善防洪体系,不断提高防汛抗洪、防灾减灾能力。正是得益于此,以及大力传承、弘扬伟大抗洪精神,我国成功应对了2013年东北地区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大洪水和2016年长江、太湖等流域大洪水;2020年,又一次战胜了特大洪水灾害,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随着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能力的日益提高,中国的治水理念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化,中国正向着江河安澜、人民安居的目标迈进。(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版权声明

《兰州新区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兰州新区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9-24 ——抗洪精神述评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6 6 兰州新区报 c274482.html 1 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