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0月13日
第01版:要闻

现代农业成果丰 万千农户腰杆硬

——新区开创富农强农工作新局面

五年劈波斩浪,五年攻坚克难。“十三五”期间,兰州新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全域现代农业,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实施全域国土绿化,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截至2019年底,兰州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2000元,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广袤的秦王川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产业融合农民致富

“十三五”以来,新区农民人均收入不断上升。原因在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经济新业态泉涌井喷,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活力。

铧尖村村民彭遵加昔日是一名进城务工的农民,收入不稳定。随着新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全力发展现代农业,彭遵加回到村里,带领村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土地900亩,开始种植水果玉米。一年下来,合作社收入200多万元,这让合作社的每个人喜笑颜开。

随着兰州新区现代农业公园的建设,漫湾村村民王文湖一家五口都成了这里的产业工人,不仅有固定的土地流转费,每月还能领上工资,一个月下来,全家的收入将近两万元。“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背井离乡也挣不了这么多,如今在家门口就业,一家人天天在一起,日子越过越好了!”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金秋十月,沃野之上捷报频传:万亩向日葵喜获丰收,高原夏菜在南方备受好评,水培蔬菜远销粤港澳地区……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十三五”以来,兰州新区农业现代化这条“短腿”渐渐变长了、变强了。在新昌村,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农田和智能化的蔬菜冷库带来了全新的“种菜革命”,北菜南销的新模式让家家户户鼓起了腰包。种植户隆志学今年种了30亩莲花菜,两口子忙不过来,还雇了邻村几个人一起干。一年收入20多万元,这让他充满了干劲,明年,他谋算着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在万亩贮青玉米种植基地,机械代替了人工,机器的轰鸣声中,种植、施肥、灌溉及收割都能高效率完成,而对发生在身边的“高科技”,基地职业农民早已不觉新奇。新区通过统筹规划,让农业现代化水平节节攀升。

厚植绿意生态立农

绿色生态是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可持续潜力,也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十三五”以来,兰州新区在“加减”运算中,用行动厚植“绿色土壤”。

兰州新区将原有生态功能脆弱、缺乏大规模绿化基础条件的黄土山丘无立木林地区域修复为宜林地,并按照“上蓄、中滞、下排”的雨洪水治理思路,建成一批雨水有效收集利用、洪水有序排放的水利工程。在有了富余土地与充足水源后,新区大力推行国土绿化行动,先后种植了山楂、杏树、梨树、槐树、榆树、玫瑰等适合本土生长的苗木品种。

“我们打破原有造林模式,通过合理布局林间距,发展林下经济,套种新品种蔬菜,既增加了造林面积,(转4版)

2020-10-13 ——新区开创富农强农工作新局面 6 6 兰州新区报 c214955.html 1 现代农业成果丰 万千农户腰杆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