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10月09日
第02版:要闻播报

抢抓政策机遇 加快成果转化 赋能产业转型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区样板

全球首套规模化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落户新区。 记者 霍鸿宇 摄

全球第一台液态阳光装置、国内领先的重离子应用装置、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一项项前沿科技项目落地生根;

借“云”发展,乘“云”而上,大数据产业发展结构不断完善……一个个信息化产业巨头抢滩登陆;

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等35个高附加值成果转化应用……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产业发展。

10年来,被誉为“科技创新优等生”的兰州新区奋力争先,努力书写着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新区答卷。

前沿科技项目扎堆落户

9月27日,第26届兰洽会签约重点项目——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一期项目在新区正式开工。

该项目投资2.8亿元,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兰州大学、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和兰州理工大学等单位进行建设,主要研究用于肿瘤诊断、治疗的医用同位素核心技术,将解决我国医用同位素基本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

“甘肃省在核技术和核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兰州新区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优势明显。我们利用中川机场的交通优势,在新区建设同位素实验室,就可以将研发生产的产品及时分发向全国各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正国说。

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的建设,对甘肃省抢占前沿基础研究和先进放射治疗的科技战略高地、赢得产业发展先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新区不仅有同位素实验室建设项目,还有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全产业链。”胡正国说。

项目建成后,将聚焦从超重元素合成基础研究、同位素核心技术研发、关键核心装置集成、新产业示范一条链的国际一流实验室,促进我国靶向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的发展,推动具有高附加值的同位素在工业、医药以及科研领域的应用,带动高端装备研发产业发展,使甘肃省成为世界知名的超重元素研究基地、同位素核心技术、新产品及其装备制造基地、肿瘤治疗用放射性同位素靶向药物研发基地。

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的成功落地建设,是兰州新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战略的最新实践和生动写照。

除了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还有全球第一台液态阳光装置、国内领先的重离子应用装置等一批前沿科技项目落户新区。

新区科技发展局副局长王艺强说:“近年来,新区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完善创新孵化平台,深化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以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医用同位素药物研发和生产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为引领,引进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国有平台公司、职业院校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人才培育基地、科教中心、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夯实创新基础,扶持和培育一批成果转化项目,组建多支高水平技术创新团队,推动了科技创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与11名院士、52个创新团队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87项、研发成果95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

信息产业巨头抢滩新区

9月16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赵泽一行到访兰州新区科文旅集团并举行座谈。双方就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提高关键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着力形成国内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领域的领先优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沟通。

赵泽认为,中兴通讯看中的就是兰州新区紧抓国家新基建战略机遇,快速推进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数据灾备中心和全国最具影响力数据中心的实力以及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潜力。

“兰州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中兴通讯希望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与新区深度合作。”赵泽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不仅中兴通讯,华为、腾讯、中科曙光……一大批国际国内拥有先进技术的大数据和信息化产业头部企业已早早布局兰州新区并深耕这块科技新高地。

2017年,兰州新区开始着手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正式拉开了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幕。通过华为的顶层设计,为新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了近5年的发展计划,以全面提高新区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城镇管理水平和百姓生活质量。

如今,从智慧医疗到智慧教育、从智慧政务到智慧化城市管理……一个包含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时空信息服务平台、智慧医疗等22个子项目的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正在把兰州新区“串联”成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的新型智慧城市。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紧抓“新基建”战略机遇,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基础优势,借“云”发展,乘“云”而上,不断完善大数据产业发展结构,谋划培育大数据、5G等“新基建”项目和创新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新区已引进落地移动、电信、国网云数据中心,华为、中科曙光等大数据和信息化产业项目39个,总投资366亿元。

新区科技发展局局长陈文海说,通过引进国内一线信息化企业,新区着力打造“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云服务、数据应用、先进计算”五个产业链层级的大数据和信息化产业,并按照丝绸之路信息港“一主中心、一副中心、五大支点”的总体框架和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一港、两基地”空间布局,全力营造“政、产、学、研、用”产业发展联动体系。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近日,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水培叶菜生产基地继成功认证为新区首家供港澳蔬菜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后,水培叶菜喜获SRS认证机构颁发的GLOBALGAP(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证书,标志着新区农投蔬菜具备了国际竞争能力。

这是新区紧盯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目标任务和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需求,以科技创新护航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不仅如此,世界最薄4.5微米铜箔试生产成功;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化学助剂试剂等35个高附加值成果转化应用;引进荷兰智能温控、以色列灌溉等技术,培育优质草莓等有机新品种130种……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落地发芽和应用,都彰显着兰州新区蓬勃强劲的创新驱动能力,不仅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更不断推动新区经济发展走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同时,为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助推具有增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新区开展“一对一”成果转化服务,新培育科技成果108项、增长24.1%,转化率30.5%、增长6.9个百分点,转化产值178亿元、增长62.3%,其中,核电焊接板式热交换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关键技术获省级科技进步奖。

陈文海说,新区将抢抓国家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政策机遇,紧紧围绕 “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总体部署,以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制,促进技术改造升级和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人才支撑、数字赋能、体制健全的良好生态,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

(记者 霍鸿宇)

2020-10-09 抢抓政策机遇 加快成果转化 赋能产业转型 6 6 兰州新区报 c214532.html 1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区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