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9月18日
第04版:民生视点

百姓健康大如天

——解码“健康新区”

新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就诊的群众。

文曲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为儿童接种疫苗。

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本组图片均由记者 丁凯 摄

家住彩虹城社区的七旬老人杨永英,曾是一名村医。数年前,村里的一个孩子半夜发高烧,因为到卫生院路远没车,家人急得团团转。杨永英听说后,立刻背着药箱赶到病人家里,在她的治疗下,小孩最终转危为安。这是杨永英记忆中的工作常态,更是兰州新区筹建初期,薄弱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缩影。

近年来,兰州新区为改变“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现状,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放在施政优先位置,立足长远抓当前,善谋全局抓落实,大力建设“健康新区”。

10年,岁月如歌。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资源迅速增加,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百姓幸福路上,留下串串鲜明的拓荒者脚印。

“健康新区”的速度

说到“健康新区”,首先要提的是“新区速度”。2016年5月9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一期工程全面开工。这标志着新区迈出了改善、提高辖区医疗服务水平的第一步。

2017年9月,新区党工委作出建设一所二级综合性医院的决定。“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省列特急重大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项目。”这就是新区的决心。一边是建设工地机器轰鸣,不分昼夜抢工期;一边是紧锣密鼓,招兵买马补充专业人才。2017年10月18日动工,2018年12月26日投运,当新区第一所二级公立医院建成时,“新区速度”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只是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放眼新区医疗卫生领域1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为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的问题,新区于2017年起先后设置了瑞岭雅苑、彩虹城、文曲湖、源泰、新安、公园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力打造15分钟“就医圈”“应急圈”;卫健部门在2019年一年的时间里深入村组现场协调,规范了54个村的村医服务,初步健全了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公立医疗机构由2017年的3家增加到现在的8家;床位数由2017年的475张增加到现在的1000张以上。

“健康新区”的力度

除了“新区速度”,还有“新区力度”。抓政策、抓制度、抓投入、抓引进、抓培养、抓使用、抓服务,为了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新区接连打出组合拳。

制定《关于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兰州新区医学人才教育培养实施计划》,充分利用新区的政策优势,配合新区组织部面向全国公开选招医疗卫生人才319名,新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从2012年的205人增加到2019年的1079人。先后选派112人到上海华东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人才培养制度,使医疗卫生人才引进不受各种条件限制,争取落实引进人才的各种待遇,先后引进高级职称医务人员40余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了13名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和26名校医、校护。公共卫生、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短短两年时间,就追赶上了其他市州过去几年的工作。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村卫生室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医薪酬改革及队伍建设等走在全省前列。

从缺医生到有医生,再到有好医生,新区效应不断放大,显效。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黄永军就是其中一员。2020年8月13日,他刚刚和团队完成了新区首例脊柱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此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骨科四级手术再上技术新台阶,把解决周边群众看病难,大病不出新区的医疗目标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黄永军说。

主动打破知识老化、管理固化、观念僵化的格局。新区对3个卫生院原有领导班子进行了全面调整交流,对院内现有249名人员进行轮岗交流,这件事对青年医生苏光伟的触动很大。2020年6月,他调至西岔文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短短几个月,他所在的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接诊人次从日门诊量四五十人增长到百人以上。“个人业务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对我们的态度也从怨声载道到逐步认可。”苏光伟开心地说。

这一切均得益于新区“能上能下”的用人管理机制,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10年来,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资源迅速增加,群众获得服务的质量明显改善。来自新区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区患者转诊率由2017年的高达73%下降至目前的50%以下;从业医务人员由2017年的631人增至目前的1079人;门诊量由2017年197224人次增加至现在的261685人次;新区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满意度由3年前的不够满意转为如今的90%以上满意度。2018年,秦川中心卫生院、西岔中心卫生院、中川镇卫生院3家医疗机构同时获得“人民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

从背着药箱穿街走巷的“赤脚医生”到互联网医院专家远程问诊;从条件简陋的乡村诊所到现代化的“智慧医院”……新区的老百姓结束了“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的就医史,初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的目标。

“健康新区”的高度

既定目标已完成,新的目标又确立:面对当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区顺势而为。

天津、兰州新区相隔千里,却因“互联网+”紧密相连。

2020年8月26日,南开大学附属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与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签订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科共建协议,通过业务帮扶、远程会诊、人才培养三方面的对口共建,进一步增强了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诊疗能力及医院信息化管理能力。这意味着新区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天津医学专家的诊疗服务。

这只是新区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一个场景。2019年,新区建成智慧医疗监管应用平台、医疗数据质控平台、医疗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及区域云HIS系统、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专网数据链已开通,区域云HIS系统在基层卫生院全面运行,云ECG系统、远程诊疗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智慧医疗一期项目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与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工作已启动,预计2021年初实现全面对接。

“自2019年11月启用,目前已累计向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上传心电图134例、DR片363例、远程会诊系统1例。”说起家门口的“智慧医疗”,瑞岭雅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建国如数家珍。

通过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2020年年底将完成“一心”:新区全面健康信息平台中心,“两线”:面向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线、面向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线,“三态”:新医疗管理态、新医疗服务态、新医疗数据态,“四体系”:“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框架,电子健康卡全面覆盖各级医疗机构。2021年将全面完成“4个数据中心”布局,建成“互联网+监管”“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系统,互联网医院、医养结合信息管理、区域医共体资源共享、便民惠民应用、远程诊疗服务全面上线运行,打通信息共享的“最后一公里”。

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在新区蓬勃发展,只为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健康红利,在看病就医时更省心、省时、省力、省钱。(记者 姜波)

2020-09-18 ——解码“健康新区” 6 6 兰州新区报 c212171.html 1 百姓健康大如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