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8月21日
第02版: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一周年 特别报道

千年敦煌绘新卷

莫高窟技术人员对洞窟进行全景高保真拍摄。新甘肃·甘肃日报 记者 张铁梁

敦煌莫高窟。 新甘肃·甘肃日报 通讯员 张晓亮

莫高窟工作人员在精心修复壁画。 新甘肃·甘肃日报 记者 张铁梁

莫高窟技术人员讲述壁画保护工作。甘肃日报 记者 张铁梁

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多年来孜孜以求,创作出版了不少科研著作。 新甘肃·甘肃日报 记者 张铁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光庆 李近远 孙海峰 杜雪琴 顾丽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自古以来,敦煌就以其博大的胸襟与繁盛的文化,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来客,促进交流互鉴、融合共享,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圣地。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莫高窟。站在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新高度,总书记高瞻远瞩、擘画蓝图,为新时代研究弘扬敦煌文化指明方向、确定目标。

一年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提升保护利用水平,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取得阶段性成效。

树典范 在新高度谋划文物保护工作

在莫高窟实地察看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牢记总书记嘱托,敦煌研究院传承优良传统,创新保护手段,将保护优先的理念落到实处。

记者在窟内见到敦煌研究院技师杨韬时,他正带着几名徒弟从事壁画修复工作,一招一式认真细致,笔画勾勒皆有范式。“这个洞窟刻画、起甲和烟熏等病害都比较严重,修复工作难度很大。”杨韬说,莫高窟第231窟位于九层楼北侧岩面第二层,系唐开成四年阴嘉政所建,于2018年8月25日开工修复。自己和同事们正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延长壁画寿命,减缓彩塑的衰退,使其全部信息和突出价值得到真实、完整的保存和延续。

莫高窟得以留存千年,得益于敦煌干燥的气候环境。因此,温、湿度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对保护工作造成影响。在敦煌研究院监测中心,副研究员张正模介绍道:“这是敦煌莫高窟监测预警系统,它不仅可以监测到当天的游客人数、气象情况,通过上游人流量控制,减弱游客对洞窟的影响,还能够监测到特殊天气情况下洞窟的环境是否适合开放,从而让洞窟环境处于安全状态,全面实现洞窟的环境保护。”

地处沙漠戈壁,风沙侵害,一直是敦煌莫高窟面临的严峻挑战。70多年来,敦煌研究院始终没有停止过风沙防治。敦煌研究院自2008年起实施莫高窟风沙防治工程。用砾石压沙技术和麦草方格,成功解决了砾石戈壁和流动沙丘的起沙问题。这些麦草方格与三条林带以及400多米防沙网,构成了莫高窟的保护屏障,把“沙害”远远挡在了莫高窟窟区的外面,即便远处天变色,也不见近处黄沙落。

在莫高窟山顶的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治沙站,记者见到了邱飞,他学校毕业后就来到了莫高窟,与风沙“战斗”了近20年。邱飞说:“如今莫高窟风沙防护,已由此前抢救性的被动治理,转入预防性保护。依据几十年来监测数据分析,一年四季不同的风向、风速、沙源等因素,弄清楚风沙方位,提前进行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

对于敦煌研究院来说,进一步完善石窟综合保护体系,不仅关乎莫高窟的保护,且事关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贡献中国智慧。可谓任重道远。“目前,我们已明确土遗址方向、数字化方向等8个方面研究方向,将持续通过价值挖掘、探索发展和保护材料研发,以数字化为基础展示开放的研究,积极筹划构建更高的文物保护平台。”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负责人于宗仁说。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说,一年来,省文旅系统充满热情、鼓足干劲,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国家文物局等在队伍建设、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国家文物局已同意省部共建敦煌研究院,共同实施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保护利用行动计划,追加年度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4亿元,今年安排经费已达2.7亿元。《敦煌莫高窟保护规划》也已启动修编。截至目前,中央和省里共投入文物保护利用发展专项经费9.4亿元,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以及历史遗存保护利用和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科学编制引领未来30年发展的《敦煌研究院总体发展规划》,开展整个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价值整体挖掘与保护研究,建成文化遗产保护国家研究中心,使我们成为世界一流、‘一带一路’最有影响力的文化遗产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基地、保护技术和保护材料研发基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丝绸之路数据基地、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基地、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和敦煌学研究基地。”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

建高地 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研究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总书记对敦煌研究院指出了发展方向,明确了时代定位。这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马世林说。树典范、建高地、掌握话语权。朝着这个方向,敦煌研究院上下齐心协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实现超越而努力。

摆设着先进设备的莫高窟第341窟内,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丁小胜正和同事们一道,为壁画做数字化采集。“文物数字化工作是对石窟文物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加工,对空间结构和彩塑进行三维扫描,技术上可满足1∶1还原复制,还有对大遗址进行三维重建,记录和呈现遗址所处的自然环境等,实现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数字化成果可进行多元化的深度加工、整合和集成,通过线上线下平台进行展览展示,让不可移动属性的文物走出大漠戈壁,面向全球,服务大众。”丁小胜说。

加快敦煌研究,离不开人才支撑。省编委一揽子加强了省直文博系统力量,为敦煌研究院增加163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为甘肃简牍博物馆增加20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解决了新馆建设和前期布展等急需力量;将省文保所整体并入省考古所,为抢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提供更为强劲的学术支撑。

在“走出去”的同时,敦煌研究院坚持“请进来”原则,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访问学者和特聘研究员,多角度、多维度解读敦煌文化的价值。

“我们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机构以及国内4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还选派专家赴印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国考察访问,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达成合作意向。”赵声良说。

1907年至1924年,莫高窟曾先后六度遭到大规模掠夺,敦煌莫高窟文物由此流散至英、法、俄、日、美等国,敦煌由此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考察调研时强调:“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遵循指示精神,敦煌研究院立即行动起来,制定了《数字敦煌——藏经洞文物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目前已完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目录”“藏经洞文献研究目录”专题模块,敦煌艺术资源整体智慧化建设方案。

谈及自己和同事们的工作,敦煌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夏生平满脸自豪。他们目前正抓紧从事流失海外敦煌文献的数字化追回,目标是将世界各地和敦煌文化有关的文献汇编出版。这就需要对海外所有关于敦煌文化的文物和文献要扫描、复印,对每部文献对每个洞窟的测绘要做到平面图和立面图、色彩和线条都要分开。这项庞大繁杂的工程或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在夏生平看来,这都是很有意义的。“总书记对敦煌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接下来,敦煌研究院将继续扩大“敦煌艺术大展”“数字敦煌展”等展览品牌的影响力,积极推动敦煌文化艺术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引进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展览;积极走出去开展学术考察和交流活动,吸引外国专家学者参与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广弘扬 让敦煌文化创造性发展

“在第45窟,看到塑像时,还没等我开始介绍,总书记就说‘这就是莫高窟最有名的那组塑像吧,这是阿难,这个是迦叶。’”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莫高窟的讲解员,时隔一年,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党支部书记、接待部副主任宋淑霞依旧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包括宋淑霞在内的敦煌研究院职工深感责任重大。“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敦煌研究院多年来在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弘扬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展望。”宋淑霞说。

去年以来,文化弘扬部做了很多创新,包括“出发了敦煌”“神奇敦煌开讲啦”等线上线下融合讲解的产品,还开办了敦煌文化驿站,举办招募敦煌文化守护人活动等。疫情期间,文化弘扬部又利用抖音、快手、全民K歌等平台,上线了“这就是敦煌”系列课程、“敦煌文化传诵人”等产品,“线上有敦煌”微信小程序也及时上线。

经过一番努力,一系列贴地气、聚人气的产品,承载着敦煌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莫高形状的冰糕火了,成了游客必“打卡”的网红产品,屡次脱销……“敦煌文化应该走进普通大众,和老百姓的生活、审美结合在一起。”宋淑霞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在此背景下,敦煌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首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中法文明对话会”等高级别文化交流活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言献策。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套技术服务沿线国家,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赵声良说。

敦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尽情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风采。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迄今为止,国际上同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项标准的遗产地只有三处,敦煌莫高窟是其中之一。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面对这样的敦煌,守护好、研究好、发展好、弘扬好,是我们的使命。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莫高窟视察,肯定敦煌研究院75年来所做的工作,为敦煌研究院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未来,回望几代敦煌人走过的路,应当继续做好敦煌的科学保护和敦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类共有的这一文化瑰宝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2020-08-21 6 6 兰州新区报 c207462.html 1 千年敦煌绘新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