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20年02月21日
第02版:要闻播报

中川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预计2月底,所有企业复工复产率将达到90%以上

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作业。 记者 祁瑞龙 摄

本报讯 新区中川园区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吹响企业复工复产“集结号”。截至目前,中川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预计2月底,所有企业复工复产率将达到90%以上。

放弃假期 投入复工复产

为最大限度保障防疫物资供应,拥有1500多名员工的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报批医用酒精生产资格。1月26日(大年初二)早上7时,包括提取、制剂等车间和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储运部等部门员工1100多人,放弃春节假期,坐上通勤车赶往兰州新区,开展生产工作。随后,75%医用酒精消毒液源源不断地从佛慈制药输出,投放市场。

“疫情防控期间,公司克服了原辅料货源紧张、中药材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的诸多困难”。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爱国说,公司按照市场订单制订生产计划、按生产计划组织原材料供应,全力以赴保障了生产和市场供应。截至目前,已生产板蓝根颗粒、藿香正气丸、防风通圣丸、安宫牛黄丸、75%医用酒精消毒液等产品,产值达2713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防控产品紧缺的压力。同时,佛慈还购置了一套口罩生产线,投产后可实现日产口罩50万只的规模。

科学防控 保证生产安全

戴口罩、测体温、记录信息……在兰州新区,这些程序已成为每名复工企业员工进入工作区的重要一环。在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有条不紊地对铜原料进行电解后再加工作业。该公司共有职工358人,目前在生产线的工人达270人。“我们已经恢复了70%产能”。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韦诗彬说。

2月13日,记者在甘肃兰药药业有限公司门口经过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后,跟随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工人佩戴口罩正在生产75%乙醇消毒液,生产紧张有序。1月28日,该公司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及库存药用乙醇,及时申报生产75%乙醇消毒液,在取得临时生产许可后,工人连夜加班加点批量生产消毒液,29日即供应新区市场。

甘肃兰药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述乾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公司对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工作场所、办公区域、职工宿舍楼等每天2次以上集中消杀。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公司也在发动一切力量,积极组织生产。“部分员工从正月初四就投入到一线的生产中,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每天几乎有18个小时都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连续奋战,把急需的防控物资送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开足马力 促规上企业生产

“针对复工复产企业防控物资紧缺的问题,中川园区为博瑞重工、新希望、市政集团公交公司等企业援助口罩、84消毒液、酒精及体温监测仪等物品,为企业提供了疫情防控物资,也让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按照‘一企一策、一企一案’的原则,主动联系企业,指导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将已复工复产企业全部纳入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园区抽调精干力量组织‘驻企业监督员’,每天赴企业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和监督工作,并建立重点企业派驻党员干部联络员制度”。在谈到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两不误时,中川园区党委副书记张彬安如是说。

据中川园区管委会统计,目前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均已复工复产,2月底,预计所有企业复产率将达到90%以上。针对已复产企业,园区督促落实企业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疫情防控及消毒灭菌全覆盖,对已到岗的14760名企业职工落实体温监测管理。

“当前园区绝大多数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良好,节后纷纷抢抓时机开足马力生产,基本实现满负荷运转。”中川园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朱宗斌说,园区相关部门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相关问题,保障用工、用电、用气等生产要素的供给,确保企业生产原材料充盈、产品销售畅通。(记者 祁瑞龙)

2020-02-21 预计2月底,所有企业复工复产率将达到90%以上 6 6 兰州新区报 c174635.html 1 中川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enpproperty-->